长城原创 >

两会好声音丨崔海霞: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张嘉琪 
2022-03-11 13:44:2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近年来,衡水市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立完善规划体系,出台了《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市副市长、民革衡水市委主委崔海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衡水市实施了39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治理大运河及周边环境、推进大运河清淤、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

  据了解,京杭大运河自北而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多个湖泊,其中,流经衡水市的故城、景县、阜城三县,衡水段总流程为179.05公里。自隋唐以来,阜城县码头镇便是京杭大运河北段的货运码头。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民革衡水市委主委崔海霞。 

  针对大运河文化价值发掘尚待深入、跨省统筹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资源要素存在制约等问题,崔海霞建议在国家层面给予相关支持——

  加大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的文件政策,并纳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范围,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由于跨市、跨省导致的信息资源不共享、建设标准不一致、分工不明晰等问题,确保大运河相关项目设计标准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建设规范统一。

  针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用地,研究制定专门政策。对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允许地方调整土地性质,并通过“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等方式,在确保耕地总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支持大运河项目建设。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衡水市,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编辑:张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