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脚下的非遗故事|大境门的传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晓晓 
2022-12-31 18:43:22
分享:

  摘要:大境门的传说是关于康熙叫关的故事。大境门东侧的西境门即小境门起源于明朝,是长城关隘张家口的防御地段。大境门的变迁,再现了长城由矛盾冲突向和平共处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长城文化价值。

  大境门景区。

  大境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区北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距今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大境门段长城和位于张家口市中心的张家口堡同属明朝宣府(今宣化)镇长城防御区。

  清朝入关后,为了方便内外交通贸易,在西境门的西侧开了一个大门,这就是大境门。因为具有贸易和防卫兼具的特殊性,所以是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中唯一被称为“门”的关口。同“关”相比,“门”少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平和、中庸。出门可战,关门可守,开门还可以心平气和地做生意,是为边境之门。大境门的历史,完整再现了长城由矛盾冲突向和平共处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长城文化价值。

  大境门景区。

  大境门至今流传着康熙叫关的故事。这一年的十月初,北伐噶尔丹获胜凯旋的康熙皇帝,回京途中遇到大雪。康熙惦记着朝中大事,嫌大队车马辎重行进缓慢,便率一队亲兵,骑快马向张家口赶来,准备先行入关。谁知坝头一带积雪更厚,战马艰难跋涉,赶到大境门时已是晚上,大门早就关闭了。

  随行的将官拍马上前叫关。这一天,是哨长张元值班,他不管城下如何叫门,即使说是皇上的人马,张元也拒绝开门,说日落关门是朝廷规矩,就是康熙皇帝来了也不能开。最后,康熙只得在城下不远处的一块平坦处歇息过夜。

  大境门景区。

  第二天早上才进得门来。当守门卫士听说昨晚上叫门的一干人马中确有皇帝,才知闯下大祸。随后,皇帝召见昨晚守门卫士,让一名卫士去捡一块石头,这卫士不知何意,只随意捡了一块小石头回禀皇帝。皇帝让人称了一下,重三两二钱三,于是皇帝命人赏赐所有守门卫士每人三两二钱三银子。这时,守门卫士才知道皇帝并未加罪于他们,喜出望外,山呼万岁。

  雍正二年(1724年),直隶总督周元理主持宣府事务,在康熙委屈了半夜的地方修了一座亭子,叫“卧龙亭”。亭中立一通石碑,正面刻“皇露遗风”四个大字,背后刻周元理题写《卧龙亭》诗一首。诗云:御楼巍巍喜渔盐,干河浇入雅琅关。东西两岫称太平,内外一统封北山。水流上谷阜民物,锁钥云中镇敌藩。皇恩浩荡垂千古,万国来朝观圣颜。后来,人们又在大境门对面山头上将士值班的地方修了一座亭子,叫“将军亭”。

   大境门景区。

  在明朝隆庆年间,大境门内外结束明与蒙古两百年的对峙,大境门外成了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那时,这里是来远堡,并没有大境门。只是在城墙东侧开了小境门,即现在发掘出的西境门。为了军事防御需要,门洞很矮,高不能骑马,宽不能二马并行。像许多堡门一样,铺地石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这便是当年的边贸通道了。

  大境门景区。

  大境门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传递着古人守城将士的恪尽职守、统帅的用人智慧和宽广胸怀,也启发着后人延续他们的精神不断前行。清朝定鼎中原,满蒙联姻,南北统一,昔日的长城失去防御功能。于是,舍小境门,开大境门,成为清廷联系蒙古的新纽带,作为新丝路——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家口边市迅速繁盛起来。大境门在明清朝代更替时期,从保境安民的关口转化为促进内外贸易往来、促进满蒙汉兄弟一家和睦的和平之门。大境门旁的清水河,流淌着民族交融的温煦春水。

关键词:大境门,长城,故事,张家口市,非遗责任编辑:陈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