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三地协同发展的成果怎么样,数据更有说服力。昨天的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这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的总分可不低,三地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万多亿元,到2023年的10.4万亿元,经济总量连跨了5个万亿元台阶,按现价来计算,是2013年的1.9倍。这其中,数字经济、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经济为成绩的快速提升做出不少贡献。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十年来,京津冀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9.6个百分点。虽然北京依旧名列前茅,但咱河北进步最快,十年增长了11.4个百分点。
为啥能有这么亮眼的成绩单?总结下来有一个重要原因:协同创新。这十年,随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加,三地发明专利拥有量也持续增长,光2023年就有70.3万件发明专利,是2013年的6.7倍。
京津冀地相接,十年里不少断头路通了、高速公路多了、高铁频次和速度也提升了,“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三地百姓凭借着总长2576公里的高铁,实现了工作、生活的“同城效应”。
京津冀水相连,三地地表水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276种野生鸟类在这里安家。2023年京津冀三地的PM2.5浓度,跟十年前相比下降了60%左右,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京津冀人更亲,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社保“一卡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4万多京津老人来河北“跨城养老”。公共服务三地共建共享,百姓乐享稳稳的幸福。
文案:王潇
配音:段美嘉
后期:冯少玲
海报:冯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