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百姓看联播 | “种太阳”的工程师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史叶 万前进 智建勋 
2024-05-04 07:35:17
分享:

  他叫杨圆明,是一名研究核聚变发电的工程师,这辈子的梦想是“种”出“人造太阳”。今年还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登上了河北新闻联播。

  虽然是个“80后”,却能承担起新奥能源研究院聚变副总工程师的重任,杨圆明的本事可不小。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玄龙50”,可是能够模拟核聚变过程实验的球形装置。

  核聚变的作用有多大?

  新奥能源研究院聚变副总工程师杨圆明说:“就是为了最终能够实现聚变发电,我们不用再为空气污染而烦恼,也不用考虑核电站废料的处理。”

  除了更清洁、更安全的优势之外,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核聚变发电的“性价比”更高。比如说,用33000节火车皮煤炭发的电,如果改用核聚变,消耗的燃料一辆小皮卡就装得下。

  杨圆明带领团队研发的“玄龙50”,不仅是国内目前设计参数最高的球形环装置,就是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玄龙50”也拥有设计结构更简单,实验测试能力更强的优势。从立项、建造、调试到首次运行,他们只用了10个月,而国外同类同等规模装置的建设周期大都在两三年以上。

  后来居上的背后,是杨圆明带领团队跑出的一场创新“接力赛”。在“玄龙50”装置的主机内部要安装上万个零件、几十个子系统,为缩短建设周期,杨圆明组织设计了4种方案,画了300多份图纸,按装置搭建进度分别进行测试。通过优中选优、压茬“助跑”的接力,终于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通往终点的最短赛道。

  原来国内使用的很多核聚变实验装置都是国外的研究院所退役下来的设备,这也导致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别人比起来,常常要落后一代。现在有了“玄龙50”,也让杨圆明种出“人造太阳”的梦想有了自己的翅膀。

  文案:史叶 万前进

  配音:刘澜澜

  拍摄:智建勋

  后期:智建勋

  海报:韩建强

关键词:劳模,核聚变,发电责任编辑:智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