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家在长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胥文燕 田梦 姚杰 筵怡 
2024-08-09 20:55:45
分享:

家在长城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学涛

  讲故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这是金山岭长城,独秀天下,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云海之中。这航拍的视角,生动的构图,你能想象到这是长城脚下土生土长的农民拍摄的吗?

金山岭长城。资料图

  今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光阴荏苒,回首再看,长城保护利用日渐完善的这四十年,也是中华民族矢志复兴、奋勇前行的四十年。

  曾几何时,因山多地远,位于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滦平县花楼沟村,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后进村、低收入村。

  20世纪80年代,金山岭长城开始对外开放,许多中外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当地农民帮游客背包、做向导。从那时起,不少农民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摄影,越来越多的农民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金山岭长城。

段久军正在拍摄长城。资料图

  2023年2月,我跟随14位花楼沟村民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展览。村民们别提有多自豪了!他们的领队段久军,感受尤为深刻。他告诉我,之前给游客背包时,大家都叫他“老段”,后来,游客越来越多,他开了“摄影之家”的民宿,大家就叫他“段老板”。如今,各路记者和观众簇拥着他,又称呼他为“段老师”,都请他讲拍摄长城并获得全国摄影金奖的心得。

  我想,对于他们来说,转变的不仅仅是称谓,更是这群放下锄头、拿起相机的长城农民摄影师的内心世界。

  今年,因为“文化中国行”报道,我再次来到金山岭,又见到了这帮老朋友。他们又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在长城上能见到黑鹳、白鹭的次数多了,村里不少人又学着拍长城上的鸟。

花楼沟村摄影作品。资料图

  这一幅幅长城摄影作品,成为他们向五湖四海介绍家乡、传播长城文化的一扇窗口。他们用自己的镜头,向世界展示了如今中国农民崭新的形象,他们已经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者,更是在实现了生活富裕的同时,追求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足。他们是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并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的生动实践。

  在承德县的榆树底村,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明长城,因山势陡峭,九座烽火台之间大多没有筑墙,被称为“没有城墙的长城”。

刘宗林老人正在巡查。资料图

  在这段长城脚下,我见到了年近八十的刘宗林老人,他是中国第一批长城保护员,1976年,他接受了村党支部书记交给的任务——保护好长城,做长城沿线的文物保护员。刘宗林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接下任务。为了这个承诺,他已经守护县境内的明长城48年。

  我跟着刘老走上了那条他已经走了大半辈子的“护城路”。坡上还有很多山石,我们的心一直在揪着,生怕稍有不慎直接从坡上滚下来。

  “去长城的路只有这一条吗?这也太危险了,实在不好走呀!”我气喘吁吁地仰着头问。刘老却说,哪有什么路啊,这已经是最好走的地儿了。刘老三五天就要上一次山,一走就是一整天。每次巡查,他都要爬上敌楼顶,看看哪里有火险隐患需要及时防范,找找有没有人为破坏长城的痕迹……进入烽火楼没有台阶,刘老每次都要趴着上去,趴着下来,擦伤、滑倒甚至骨折都发生过。但这些,在刘老看来都不算啥事,48年的艰辛付出,从他嘴里说出来,显得格外平淡。

  我在心里算了算,刘老在长城上走过的路,相当于绕地球三圈半。听他说,光胶鞋就穿坏了400多双。

  我问他:“您今年78岁了,还要爬到什么时候?”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可得保护好了,要不然子孙后代都看不到了。只要走得动,俺就会一直走下去。长城就像我的老娘,已经放不下了。”

  长城不是简单孤立的一线城砖,它更是中国人精神的图腾!在中国,有数以千计和刘宗林一样的长城保护员,他们用行动守护着中华文明的一角。

  2022年,我和董耀会老师亲眼见证了全国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在秦皇岛成立;2023年我跟随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美术家代表“画说长城”;今年又认识了新朋友——修缮长城的文保人强勇,可以说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将镜头对准长城家园。我希望把看到的、采访到的这座长城家园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承载着中国精神的长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制:赵永刚

    划:张   霰 闫   玲

    筹:胥文燕

    导:   

  记  者:陈学涛

  摄  像:姚   杰

  后  期:筵   怡

  视  觉:筵   怡

  化  妆:岳晓燕

关键词:长城,摄影,保护责任编辑: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