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22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首次将排名城市的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以上城市,169个城市中,衡水市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率排名第一。
蓝天白云下的滏阳河畔。张锋 摄
上半年衡水市空气质量改善率居全国169个城市第一
7月22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首次将排名城市的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以上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169个城市中,衡水市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率排名第一。
今年以来,衡水市立足实际,针对性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实施目标管控,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2017-2018秋冬季,环保部下达的衡水市任务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衡水PM2.5浓度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0%,超部定目标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20天,同比下降56.5%,超部定目标41.5个百分点,被生态环境部考核为优秀。
按照河北省空气质量最新考核办法,3-6月份,衡水市连续四个月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其中,3、4、5月份通报已下发,该市连续三个月获奖励100万元。
衡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 全因这些硬举措
美丽衡水。衡水市环保局/供图
强化顶层设计 靶向施治环保问题
“我们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我市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专业技术团队驻市服务。主动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争取支持,对全市空气污染问题进行把脉会诊、系统分析,为靶向施治提供了权威性技术支撑。”衡水市环保局大气科长崔延斌告诉记者。
衡水市环保局坚持每周一会,深入基层、一线、企业调研,在反复征求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意见,并从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城乡增绿扩容、健全机制和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出台了27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13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具体改善目标、41项管控措施、牵头市领导和牵头部门。
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了《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每次专题调度会都在一线开,都在现场开,先进的讲经验,后进的做检查,每次会议都开得很实在,开得很及时,给各级各部门带来极大震撼。”衡水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强化问题施治 找准方向抓落实
衡水市深度治理燃煤锅炉,今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散煤经销网点清零。及时开展“回头看”行动,对淘汰标准和方式进行认真核对,圆满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提升改造任务。同时,投资1.9亿元,率先开展电厂湿烟羽治理工程。
在市区重点路段实施“干扫—冲洗—湿扫—洒水—喷雾”五位一体机械化清扫模式作业,把主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范围扩大了一倍,清扫保洁面积达到了1334.8万平方米,对城区周边14个乡镇实行同城化管理,按照市区标准,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镇区保洁。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衡水市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市区新增或更换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车,全市更换的公务用车全部使用电动车。全市新增或更换的客运、物流车、环卫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鼓励民众购买民用新能源节能车。推广新能源车1789辆标车,其中公交车129辆、小车241辆,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政府补贴2200万元,在全国率先启动秋冬季公交车免费乘坐,时间长达5个月。
据了解,衡水市在5月份上线了“两网两系统”智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空气质量国控、省控站点、乡镇站点等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整合现有的重点企业在线监控、建筑工地监控、秸秆禁烧监控等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完善决策分析系统、监管交办系统,由此组建完成“两网两系统”智慧平台,对大气污染进行长效化、智能化管理,打造“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监管模式。科学管控空气质量问题,并取得良好成效。
多措并举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下一步,衡水市将继续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深入推进清洁取暖,积极推进光伏太阳能、光热能、地热等取暖方式,在未实现清洁取暖的地方实施清洁煤托底。加快推进电厂湿烟羽工程,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施工进度,采暖季前完成两台机组改造,并积极调整运输结构。
继续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整治、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加强工业料场堆场管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强力开展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专项治理,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衡水市大气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肖燕芳说,我们还会聘请专业团队对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技术支持,摸清摸实非道路移动机械底数,开展靶向施治。继续在市区进城主要通道禁止重型车辆入境,坚决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在公交、公共服务和社会领域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衡水启动空气质量奖惩问责机制
从4月份起,衡水市启动对全市13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奖惩问责机制。对月度排名位列后4名的予以扣缴,对排名前4名的予以奖励。对第1名奖励100万元,每降低一个位次,奖励减少20万元;对倒数第1位扣缴100万元,每升高一个位次,少扣缴20万元。对其它县市区不奖不惩。
对排名落后的县市区将采取6种手段进行问责,分别是:
预警提示:对环境空气质量月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县市区,市大气办进行预警提示。
通报批评: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月均浓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计2次的,市大气办对有关县市区进行通报批评。
公开约谈: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月均浓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计3次,或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市后2位的县市区,由市政府领导公开约谈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全市后2位的县市区,由市政府领导公开约谈县市区委书记。
专项督察:对连续3次被约谈的县市区,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派出督察组开展专项督察。
追责问责:对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个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全市倒数后2位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对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个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全市倒数第1位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
区域限批: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个月同比不降反升的县市区,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连续3个月排名全市后2位的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
衡水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记者从衡水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该市环境保护工作将重点围绕生态治理跨越年这一主线,实施蓝天保卫工程、碧水攻坚工程、净土修复工程、生态保护工程,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现新跨越。
蓝天保卫工程。该市制定了3年作战计划和2018年攻坚方案,突出抓好8个行动。清洁取暖行动,全市范围内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新增15万户以上,对未实现清洁取暖替代的居民敞开供应型煤;电厂改造行动,投资1.3亿元,组织衡丰、恒兴等煤电机组实施烟气消烟工程;VOCs专项整治行动,年内504家VOCs排放重点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及报警装置,形成智能化监管体系;工业达标行动,对化工等9个重点行业制定“一厂一策”的治理方案;清洁降尘行动,主城区道路清扫范围扩大一倍,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和监控设施;控车减油行动,主城区内重点地段设立机动车低排放区,购置10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对超标排放机动车进行全面管控;面源治理行动,安装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线报警系统,全市禁放烟花爆竹,倡导文明祭扫行为,全面管控低空面源污染;科技治霾行动,支持“一市一策”专家组做好跟踪研究工作,深度解析大气污染物来源,确定衡水市关键致污因素,摸清区域间污染物传输轨迹和路径。
碧水攻坚工程。集中开展五个行动,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河湖水质提升行动,制定衡水湖、滏阳河、滏阳新河等重点河湖治理方案,确保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标准;工业废水达标行动,严控工业污染排放,完成全市园区外直排企业和园区内涉水企业排查,不达标企业一律停产整治;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启动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垃圾处理厂建设,全面整治滏阳新河深槽(巨鹿至郭埝段、侯店至康辛段)、滏阳河(市区段)的黑臭水体,完成全市719个纳污坑塘“回头看”;养殖废水治理行动,严格落实禁养区制度,完成40家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标准化建设;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有违规项目和违法排污口,全市20%以上的乡镇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全面完成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防止地下水污染。
净土修复工程。摸清污染底数,以化工、电镀、制革、制药等行业企业周边影响区、土壤点位超标区和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为科学治土提供依据。科学制定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全市污染地块名录,对重点行业污染地块开展治理修复,完成冀州区农用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以桃城区、高新区、武邑县、故城县、枣强县等区县为重点采取结构调整、工程治理、清洁生产等综合措施,深化治理减排。强化固体废物管控,全面整治粉煤灰、玻璃钢废料、污泥以及脱硫、除尘产生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推进危险废物智能监管体系建设,严格监管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理、处置全过程,防范非法转移、倾倒、违规处理处置行为,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生态保护工程。该市启动“三线一单”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规范开发行为,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抓好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监管,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督导桃城、冀州、滨湖三区年底前完成涉嫌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工作,对新发现的问题严查到底。加强衡水湖生态修复,实施蒲草收割、三生岛湿地恢复、湖岸带修复、全域水质提升修复、网箱养殖污染区域生态治理等项目。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打好增绿攻坚战,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长城评论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而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乎百姓的生存与健康,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凤敏)
举全省之力,扭住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牛鼻子”
生态的向好,环境的优化,发展的可持续,需要所有人的坚守、接力与久久为功的耐心;需要践行“死磕”和“较真”,不忘初心,使命在肩;需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书写绿色传奇。惟其如此,方才能久久为功,打破污染迷局,实现绿色发展,托举美丽河北。(胡印斌)
(据长城网、河北日报、燕赵晚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