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安徽)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8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政府党组成员、原副县长、生态移民局局长陈跃,明知工作实际进展与工作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却要求职能部门按住房主体建设完成率100%上报,结果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去副县长、生态移民局局长职务。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纪委监委聚焦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强化监督检查,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细。图为5月7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到大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是“拔穷根”的有力抓手。“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对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2018年项目应于2019年6月底前全面搬迁入住。
然而截至2019年7月26日,岑巩县达到入住条件的住房仅为584套,实际搬迁户和搬迁人数只占总计划的24.24%和26.17%,与“6月底前全面搬迁入住”的要求相距甚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明明还不足三成,报上去的完成率却是100%——扶贫搬迁完成不力,就乱填数字,玩“数字脱贫”,谎言似乎才是“最得力”的扶贫方式。
为了完成政绩考核任务,不是去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而是糊弄完了群众,接着糊弄上级。甭管实际工作完成得怎么样,甭管基层群众获得感如何,反映到数据上总是一片大好,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完全认识不到数据的两头,连着上级的安排部署,和群众的诉求期待。
岑巩县此次谎报事件,更为可恶之处在于,是一起事先张扬的谎报。2019年5月10日,岑巩县上报完成住房主体建设1324套,完成率100%。5天后,就穿了帮。州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办公室随即发现,还有4栋216套住房刚进入一层主体施工,与报送数据差距甚大。为此,三次下达督办通知,要求加快工程建设。
既然谎报已被发现,两个月后再次上报数据,肯定不能再撒谎,因为瞒也瞒不住。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但沉浸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维的某些基层官员,可能的确并非“一般人”,哪怕明知数据作假已被上级发现,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均要求据实上报的情况下,仍坚持虚报数据,再次上报住房主体建设计划任务完成100%。
对上报虚假数据如此“执着”,明目张胆地注水,无所顾忌地撒谎,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亦是对上级监管的无视。这样的基层干部,做不好实际工作很正常,因为早就打定了谎报的主意,也不可能真正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难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是不是藏着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之类猫腻,也不禁令人怀疑。
凡是发生,必有原因。岑巩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何以如此缓慢,是实际工程的确困难,还是组织力度严重不够,开发商招投标是否存在问题,背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乱象,都很值得深入调查。对于明目张胆的谎报行为,以及背后错误扭曲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零容忍,以便挤掉脱贫攻坚中的“水分”,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脱贫攻坚关键在一个“真”字,不容弄虚作假。失真的数据将直接误导决策部门研判形势,对兢兢业业工作的其他基层干部严重不公。与此同时,还会严重损害基层政府部门形象,伤害政府公信力和美誉度。
唯有强化问责机制,严惩弄虚作假,严查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乱象,方能确保脱贫攻坚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