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于平(江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28日发布消息,2020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091起,其中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有4509起。
自从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每年,都有很多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例被公开,责任人受到查处。从这些年的趋势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已经得到有力地遏制,在不少地方,从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到公款送高档烟高档酒等礼品,种种乱象都销声匿迹,政风社风民风改善显著。
不过,也要看到的是,在许多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此次中纪委公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有4509起。算下来,这个数字接近10091起违规问题总数的一半。
相比于公款旅游、吃喝等享乐奢靡,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行为,可能不那么吸引眼球,不太容易进入舆论的视野。但实际上,相对于享乐奢靡,这些官僚主义做法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倘若消极怠惰,该办的事拖着不及时办,奉行拖字诀,惠民好事也会变成伤民坏事,徒增无谓的社会成本。尤其是,一些地方主政官员,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要么将耽误地方发展,辜负民众重托,要么将错过一些社会问题治理的宝贵时间窗口,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比如,今年5月9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就直指出海南重开发、轻保护情况仍然较为常见。有的部门和地方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作为、不担当,甚至推诿扯皮。包括,上下埋怨、相互观望的情况在海南比较普遍,在调整海水养殖结构、解决养殖污染工作中,上下推诿情况十分突出;许多市县大力发展房地产,却没有承担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管理责任;一些项目肆无忌惮地大面积填埋红树林,却无人问津。这些做法使得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堪忧,相关问题愈演愈烈。
同样,一些乱作为,用权任性的做法,也害莫大焉。行政乱作为危害猛于虎,现实中,“乱作为”往往突破法治的底线,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生活,给民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害。然而,在不少地方,对于“乱作为”的危害往往缺少足够警惕,动辄“一刀切”,迷信权力万能,漠视公众意见,如此一轮又一轮的折腾,让民众和企业苦不堪言。
这方面,最近引起热议的“合村并居”,就是又一新的例证。一些地方大面积拆除农民房子,村民不同意,采取种种手段进行强迫。有的地方给农民新建的房子八字没有一撇,就把农民房子拆掉,逼得有的农民无家可归,只能田间地头住窝棚。这些现象,不仅伤害了民众利益,破坏了地方发展和安定,也损伤政府公信力。好在媒体报道之后,当地已宣布暂停计划,承诺要将“群众说了算落到实处。”
中国的未来,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而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现代政府行政能力作为支撑。从这意义上说,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正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敌。
因而,我们需要像整治奢靡之风一样整治不担当、乱作为等“四种病”。在落实“八项规定”的工作中,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好文章,规范、约束权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从而确保权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