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年中特别报道】河北:保基本兜底线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亚红 李皓 刘潇 
2020-07-31 10:58:00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杨亚红 李皓 刘潇 报道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河北民政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河北着力保基本兜底线,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建立防致贫机制,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

  “叔,临时救助的钱拿到手了没?”

  “拿到了,给补助了3000块钱。”

  7月20日,河北省望都县北王疃村的防贫监测员孙国军又一次来到李文甫的家里。

   “我在住院,村里边听说情况后,就给我办了个低保,今年又给申请了3000块钱的临时救助。”67岁的李文甫去年被查出肝癌,一个手术下来花费十多万元,李文甫告诉记者,手术之后,他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化疗,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村里主动为他申办低保,相关资料都是孙国军上门来取,他都没操过心。

  “村里谁家有患大病的,我们都知道。需要给他们办低保、大病救助的,村里就会主动报到乡里边去。”像孙国军这样的防贫监测员,在望都县每个社区、村都有一名。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非贫困的低保、特困人员进行动态监测。

河北省望都县北王疃村防贫监测员孙国军和望都县开发区党群工作部民政员赵萌,一起来到低保户李文甫家里,了解他家最近的生活情况。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皓摄

  为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今年3月份,河北省民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省医保局、省住建厅四部门制发了《关于建立非贫困低保对象防致贫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了防致贫的目标、部门职责,提出了入户巡查、个人申请、信息筛查三种风险排查方式,构建了风险预警、核查、救助、解除全过程运行机制。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对农村101.2万非贫困低保、特困对象进行监测。省民政厅研制开发的防致贫信息系统,完善数据540多万条,实现了省市两级民政、教育、医保、住建横向联通,省市县乡四级民政部门纵向贯通。

  启动救助工作、优化救助政策,疫情期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不少困难百姓的日子变得艰难,为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河北省迅速启动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调整优化救助政策。

  “去年也就是这个时候,突然双腿没力不能行走,丧失劳动力了。”李绪国说。他是河北省赞皇县龙堂院村的低保户,原本妻子在家附近打打零工,他自己做点小生意,供着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日子还算凑合。可他一生病,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子实在困难。“咱们村秦书记了解这个情况以后,把我和孩子纳入了低保,孩子上学和生活都不愁了,要不三个孩子就得面临辍学。”

  “在民政局工作,各种政策都很清楚,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全村600多户,谁家什么情况,我们都掌握,只要符合条件的,我们都会主动去帮着办。”秦彦明是赞皇县民政局驻龙堂院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李绪国家的低保办了下来,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又让李绪国的妻子陷入了停工待业状态。正当秦彦明发愁怎么保障困难户的基本生活时,省里有了应对之策。

赞皇县民政局驻龙堂院村第一书记秦彦明和民政局同志看望低保户李绪国。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为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河北省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

  “那段时间我爱人也不能干活,没有复工,秦书记给带了米、面和1000块钱临时救助金。”李绪国告诉记者,多亏了这笔临时救助金,家里的基本生活才有了保障。

  疫情期间,我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实施主动发现、一事一议、先行救助等机制,放宽户籍地申请限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冠肺炎患者和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受困群众,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据统计,全省因疫情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2.6万多人,实施临时救助4.2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839.4万元。

  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困难百姓有事干、有钱挣

  民生兜底不仅要兜得住,还要兜得准。为激发贫困乡亲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河北省民政厅引导动员全国性和京津冀社会组织参与河北脱贫攻坚。

  齐彦会家住河北省顺平县杨家台村,今年“五一”过后,她家的民宿开始营业了。记者见到齐彦会时已经是上午10点,送走客人,她赶紧忙着打扫后院的三间客房。“不累,只要能挣钱,就感觉不到累。一天差不多能挣500块钱。”

  杨家台村是革命老区,曾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地处顺平县西北部深山区,齐彦会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队来了之后,和村里的干部一起把村里的环境治理好了。社会组织又给我们村里进行古民居改造,修文化长廊,建好后,来的游客也多了。”

河北省顺平县杨家台村,齐彦会家的民宿开始营业了。每逢周末节假日是她最忙的时候,前后院一共六间客房,前院的二楼平台还可以烧烤,人多的时候每天能挣500块钱。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皓 摄

  近年来,河北省民政厅联合京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京津冀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2019年,河北省浙江商会、河北省河南商会、河北省三强公益慈善基金会各捐资100万元,在神南镇杨家台村打造“杨家台村旅游服务综合体”“杨家台村古民居改造”“杨家台亲水文化长廊”项目。

  建成后,这三个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杨家台村旅游服务水平,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预计可增加杨家台村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

   截至2019年底,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在我省落地项目3338个,涉及资金13.26亿元,受益贫困人口200余万人次。扶贫项目覆盖我省6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涉及教育、健康、产业、就业、助老、易地搬迁等多个扶贫领域。

杨家台村四面环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长城新媒体记者 李皓 摄

  据统计,河北省现有农村低保对象159.7万人,比2019年底增加2.2万人,农村低保扩面成效显著。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低保精准落实的问题,今年河北省民政厅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全年持续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加强对留守老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保护。

  兜底线、保基本,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河北省民政系统坚持把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力争把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关键词:兜底,监测,民政责任编辑:杨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