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李梦颖 宁朝伟)黄骅北部,渤海之滨,沿着海岸线70多华里错落分布着许多渔村。这在当地叫作“海堡(pù)”。起先,陆地而来的居民在海边打鱼扎个窝铺,春秋居住,冬闲回家,“铺”又通“堡”,久而久之,“堡”也就成了这些村庄的专属名字。王金湖就出生在这一溜儿海堡之间,也将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到了这里。
1987年,十九岁的王金湖从沧州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养育他的海边。今年,王金湖当选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三十三载从教路,苦海盐边,他把教育做成了名片,让校园成为了渔区最靓丽的风景。
“我是渔民的儿子,我要回馈渔区的乡亲们。”
南排河镇中心校下辖一所幼儿园,八所小学,三所中学。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务主任,校长,中心校校长,王金湖在这片渔区学校里默默耕耘着。每一个他所待过的学校都留下了他深深的个人印记。
1992年9月,一场天文大潮席卷了距离海边最近的学校大辛堡中学。“前一秒刚看到海浪,下一秒学校就已经被淹没了。”修缮校舍的工人见此情景,全都跑没了踪影。校园成了汪洋中的小岛,顾不上学校里他和妻子赖以生存的宿舍,王金湖自己一个人在实验室门口用土袋掩挡着海水,保住了学校教学用的仪器药品。回到宿舍,却发现住的地方变成了水乡泽国。
曾经的大辛堡中学现在已经成了大辛堡幼儿园。 记者 宁朝伟 摄
歧口中学,冀北的最东边。校门口的花池里生长着一株株蓬勃向上的红荆条树。“沿海的盐碱地上,向来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红荆条树没有人的栽种,更谈不上呵护,却生长得郁郁葱葱。”这就是他号召全校师生学习的红荆条树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渔家人那股顽强精神的生动写照吗?于是学校的校魂就这样被树立起来了。几年间,这所曾经乱得出名的学校,在他的带领下,蜕变成一所黄骅市教学质量一流的中学。
在李家堡小学的墙壁上,处处可见“精准教育”四个大字。一张张图报向每个到这里的人介绍着什么是精准教育。2017年,王金湖主动请缨来到李家堡小学——一所不足200人的小学校。他带来了自己苦心研究多年的“精准教育源计划”。“精准教育只适合在小学校推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上课方式。在医学上,这就叫做对症下药。”
跑了四年的东高头小学教学楼封顶了;争取两年的镇中心园立项了;渤海新区投资的歧口中学高标准体育场已经使用;南排河学校荣获国家校园足球基地校……王金湖说,教育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不能丢下一个家庭。“我是渔民的儿子,我要让我的教育惠及每一个渔区的孩子。”
一位中心校长“狗三猫四”的生活日常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海边,下海打渔为生,王金湖是家族里第一个没有上船的人。当了老师之后,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把船舵,他说看到舵,就觉得生命的方向感极强。
王金湖办公室里的船舵。记者 宁朝伟 摄
在王金湖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简易的木质单人床,这也是他绝大部分时间睡觉的地方。这些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每周在学校住四天,在家住三天的习惯。有人称呼他的生活状态为“狗三(天)猫四(天)”。确实!白天办公,晚上睡觉都蜷缩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办公室,这样的生活和阿猫阿狗没什么两样。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但这却是王金湖日复一日的生活。
王金湖办公室摆放了一张单人床,白天是办公室,晚上是宿舍。记者 宁朝伟 摄
“今天在言语上,又忘了和颜悦色,老是严厉,得罪伤人,但是生活、学习还算积极,行了几件小善……”
“今天是新学期上班第一天,新冠病毒期间要做好学校的防疫措施。准备老师们集体学习的一些资料……
王金湖发黄的工作日志本。记者 宁朝伟 摄
在王金湖的书柜里,有一垛厚厚的泛黄的工作日志,累加起来将近有一米高。这里的每一张纸上都记载了他这么多年来每天的工作心得,感受。“我的这些工作日志啊,现在都老古董了,哪个毕业的同学想找失联的同学,在我这准能翻着!”
“平生有且只有一样权利——学习”
专注于教育领域的同时,王金湖还是一个作家。他将自己热爱的这片海写成了散文集《情愫海堡》。书的扉页醒目地写着:献给热情,粗犷,实在,用大嗓门和热辣辣的酒传递深情的海堡人。
很难想象,文笔斐然的他竟然是理科老师。这些年他教过数学,教过化学。他用数学上的相交线原理衍生出这样一句哲理:平生有且只有一样权利——学习。这句话也成了他一直以来信奉的座右铭。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在王金湖随身携带的包里,必定带着一本书。挤出一切时间来阅读,一遍又一遍批注是他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反反复复批注了三次,到第三次的时候我悟出来了,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实践。”
在南排河镇所有老师的眼里,这位王校长,简直就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陀螺。“当时听说,他要来,我好几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生怕达不到他的要求”李家堡小学副校长赵玲艳告诉记者。
每到一所学校,他都坚定不移地抓教改,整顿教师队伍,树立校园特色,多年下来,累计撰写教改论文二十余万字,渤海渔村剪纸课程也被带到了课堂,成为了渔区各校的校本课程。如今,五十多岁的年龄他仍然笔耕不辍,在渔区教育的道路上奋进着。
清晨,王金湖在海边看日出。记者 李梦颖 摄
凡是住在学校的日子,每天早上,王金湖都要去看大海。既是在看这片哺育他的大海,也是在看出海打渔的人。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不读书,就要像父辈那样上船,就要“种海”为生。这些渔民父辈们的孩子需要教育,这片渔区需要做教育的人。
“在我看来,对于教育最好的诠释就是,当我的学生背对大海,离开故乡的时候,我对他的教育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