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张嘉琪 张建勋 吴苗苗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平山县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模式,推进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百姓经营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等,催生出西柏坡红色小镇、李家庄美丽乡村等一批新景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县宣传部供图
9月27日,记者来到李家庄,看绿水青山如何变成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处于“西柏坡红色生态旅游片区”的中心轴,村内拥有中央统战部旧址、岗南水库等旅游资源。村里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点”的理念整合闲置农宅开办农家乐。
位于河北平山李家庄村的中央统战部旧址。平山县宣传部供图
在中央统战部旧址,前往展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坐着大巴车从高速过来,发现路上风景特别美,乡亲们特别热情。”游客冯雪艳是石药集团的员工,当天和同事们来到这里参观革命胜地。
“我是平山人,来李家庄好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冯雪艳说,以后他会经常带着家人朋友到这里来,感受美丽风景,学习红色精神。
在中央统战部旧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 张嘉琪 摄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记者走进李家庄村韩会茹家的“绿岛农家乐”。她家院子不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种满了花花草草。院内一棵30年的石榴树结满了火红的石榴,格外惹眼。“我喜欢养花,客人看见这花草也赏心悦目。”韩会茹说。
韩会茹家的旅岛农家院。记者 张嘉琪 摄
据了解,韩会茹家原本经营着一个养猪场。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后,她和丈夫放弃养殖业经营起了民宿和餐饮。“刚开始有些心疼,但养殖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就下定决心做农家乐。”
平时,韩会茹的丈夫负责采购食材。她亲自掌勺烹饪。客流高峰期,他们就请亲戚过来帮忙。韩会茹家的民宿有四间房。餐厅可以容纳200人就餐。“我们这里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到周末,餐厅和客房全都爆满。现在一年收入保守说也有15万元,做农家乐挣钱又省心。”
李家庄村“村文馆”。平山县宣传部供图
美丽的风景、热情淳朴的民俗风情,引来了八方游客,也带动了李家庄村民收入的大幅增加。
“这里以前就是个小山村,被岗南水库三面环绕,交通不方便,自从2015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后,逐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庄帮村干部陈进武介绍说,随着疫情形势日趋平稳,游客也逐渐增多,9月26日达到2千多的人流量。
据悉,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他们深入挖掘整理李家庄革命文化特色和山水资源的特点,重点实施了“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旧址复建”等工程。通过两年多努力,三面环水变成了风景优势,老房旧屋变成了山乡风韵,李家庄变成了具有浓郁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山村。2019年,该村接待游客达到了60多万,人均收入突破2.5万元。未来,这里将形成一个以李家庄为核心,包括周边三个美丽乡村和一个扶贫农业园区的“美丽乡村度假区”。
李家庄村一景。平山县宣传部供图
通过努力发掘乡愁元素,李家庄打造出了一座具有太行风情的乡村旅游精品村。此外,平山县合河口乡前大地村、西柏坡镇梁家沟村等多个村也在变身成为旅游精品村。这也是平山县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的生动写照。
红色旅游不仅让百姓过上了红火日子,也成为河北推动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之一。来自平山县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2019年,平山县共接待游客194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46.3亿元。在红色旅游的助推下,平山县83382名贫困人口在2019年全部稳定脱贫。
如今,平山县形成红色教育、文旅融合、生态观光、乡村休闲等多种旅游业态。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平山依靠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魅力,创建全域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成为平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推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活旅游资源 助力脱贫攻坚
平山县走出一条文化旅游富民新路子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距省会石家庄25公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县600多处人文遗迹,是河北省会的历史文化根脉,拥有西柏坡国家5A级景区、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温塘全国重点镇等“红绿古温”特色资源,建成10个国家4A级景区,先后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滹沱河景观大道。平山县宣传部供图
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平山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走出了一条“发展全域旅游、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法宝”。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平山县多措并举鼓励、吸引本地外地战略投资者对全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利用、重组整合、升级创新,以全面丰富旅游体验为目标,实现旅游资源的全面盘活,打造风格各异的温泉康养游、文化体验游、农业观光游、田园风情游等文化旅游聚集区,助力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富民新路子。
一、旅游兴县,文化富民,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百姓共享的经济资源
平山县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如何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让百姓共享全域旅游红利,是平山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多年来的努力方向。近年来,通过投资建设西柏坡红色文化、温塘温泉康养、岗南滨水休闲三大特色片区,有力推动了平山县文化旅游扶贫、文化旅游脱贫、文化旅游富民。
平山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筹备举办省、市旅发大会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按照《平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景观大道设计等“1+3”规划体系,确定了“一核引领、两线带动、三网覆盖、四区联动”发展思路,坚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实施了中山国古城遗址公园、滹沱河生态走廊平山段等20多个旅游项目,打造了平山“红、绿、古、温、特”5张旅游名片。在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遴选出的26个产业扶贫典型中,平山县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名列其中;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首批8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
平山县统筹资源与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按照“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思路,平山县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和水系治理,林木绿化率达到60.78%,湿地面积达到8500公顷。该县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散煤治理,对“散乱污”严打严控,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该县还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实现村庄垃圾市场化清运全覆盖,入列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洁净城市、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综合推进示范县。
平山县注重典型引路,推动产业扶贫,持续推进宣传营销常态化,拓展旅游市场。该县组织各景区参加了国家、省、市文旅部门主办的“2019年亚洲文化旅游展”“2019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2019金山岭长城全球旅游商推介活动”“红色西柏坡 多彩石家庄”暨第四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题推介会,赴北京、天津、太原进行“金山银山 看看平山”主题旅游推介会,带着景区“走出去”,将平山景区推介出去,将更多的潜在游客“请进来”。同时,平山面向社会招募了旅游志愿者,通过报名、初选、面试等一系列程序,最终选出6名形象气质佳的旅游志愿者,并安排了相关培训,为更好宣传和推介平山旅游助力。
2019年,平山抓住省旅发大会契机,高品质打造滹沱河百里画廊,完成中山古城遗址、李家庄美丽乡村等新业态项目,聚集裂变、激活全域,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重点打造了李家庄、西柏坡村、梁家沟、沕沕水、前大地等50个特色旅游示范村以及泓润庄园、善富农场、润众庄园、城子沟玫瑰庄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市内外大量游客,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提高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平山县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家,星级宾馆14家,旅行社及服务网点30余家,其他宾馆饭店500余家,发展农家乐613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点47家,省级工业旅游园区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6家,农林采摘园30余家,旅游购物商店300余家。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8万余人。凭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李家庄村顺利实现从穷山村到富裕村的转型,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仅中央统战部旧址展馆就有2万余人参观。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平山县接待游客1943.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1%、12.81%。
二、典型引领,协同发展,广大农村变景点、民居变客栈、农产品变旅游商品
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理念,平山县采取典型引领,持续协同发展,初步实现了广大农村变景点、民居变客栈、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的目标。
平山县大力发展李家庄精品民宿、西柏坡红旅小镇、梁家沟农宅旅游合作社、红崖古镇、黄金本寨、碾沟古村民宿、狮子坪书画院、王家坪林家僻舍、苍鹭峰观鸟等遍布全县农村的众多购物餐饮、休闲民宿、民俗体验、农事参与、科普教育等新业态,参观体验点大幅增多,使过夜游客大幅增多,多日游、度假游、体验游、科普游已成新常态。游客在平山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5至2天,增加到现在的2至4天,乡村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旅游产业链呈现向农村、向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其中,李家庄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18年当年开工建设、当年营业的西柏坡红旅小镇,直接向梁家沟、陈家峪、东柏坡、西柏坡等当地农村提供就业岗位160余个,激活了当地旅游经济。其助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平山县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把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旅发大会等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共赢。发挥旅游景区、景点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了“旅游景区+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鼓励支持周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出城子沟“三区同建”、红崖谷“五统一分”、北冶乡全域旅游带动等精准扶贫典型,鼓励贫困户发展乡村游、农家乐、手工作坊等致富产业,让一大批农民放下了锄头,变身服务员、售货员、司机、厨师、老板。
三、生态融合,要素聚集,打造平山文化旅游扶贫“升级版”
平山县坚持“农旅融合、创新升级、优化体验”的“全面盘活旅游资源、助力脱贫攻坚”理念,进一步强化要素供给,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智慧旅游系统,通过“平山别样红”APP客户端,实现了“一部手机游平山”。
一是深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培育红崖书院、中山国研学基地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传统舞蹈“渔家乐”、北冶“抬黄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农村展演,使文旅资源在农村生根发芽,深度融合;大力支持中山国文创企业、红地根、华莹玻璃、年年榆等文旅企业,研发220种文创旅游产品和农产品,进一步延伸和丰富旅游产业链条,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元素和对外影响力。
二是着力抓好中山古文化建设。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处紧紧围绕第四届河北省旅发大会,总投资6500多万元,实施了中山古城遗址公园北部主园路提升改造工程、王厝墓观摩片区提升改造工程、王厝墓片区绿化提升工程、王厝墓保护展示工程、哀后墓保护修缮工程、变压器增容改造工程、显示屏安装工程、园区道路工程、陈列馆地下一层主题文化布展工程、中山国文化体验馆提升改造工程、中山国考古探索中心工程和文创产品研发工作,在旅发大会观摩中受到各级领导、专家高度评价。其中中山国黄子爵文博团队设计制作的双翼神兽艺术品在首届石家庄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中捧得金奖。
三是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打造了一批集农耕体验、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了泓润生态园、大吾生态谷、润众生态园等43家规模化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9年平山县借助省旅发大会重点打造了李家庄美丽乡村、泓润庄园等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农业园区+特色产品,开发生态观光、立体农业、采摘园、创意工坊、艺术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来体验田园乡土味道。李家庄2019年7月荣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在民宿推动方面,加大对现有民宿的政策资金支持,合河口乡王家坪林家僻舍精品民宿项目总投资1390万元,通过流转农宅14处,打造了集公共空间接待室、茶社、画室、特色餐厅、民宿小院7个。此项目自2019年5月开业至8月底,4个月就实现创收120万元。总经理任东海今年10月份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乡村旅游和旅游能人光荣称号。
四是扎实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努力提高文化旅游队伍素质。2019年借联合承办第四届省旅发大会的契机,为7个旅游驿站配备了基本设施设备,组织驿站管理人员及旅游志愿者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及管理水平。完善了游客集散中心及旅游驿站功能,提升了全县旅游接待能力;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新增了47块国道干线旅游交通标识牌,高速公路设置4A级以上重点景区旅游交通标识牌18块,着力打造平山专业化、准确化、规范化的旅游标识系统。
同时,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对旅游厕所的暗访验收,实现全县所有旅游厕所的电子地图上线,纳入2019年国家省市建设任务的旅游厕所共计60个,目前已全部入库,包括省级补助资金190万元及市级补助资金293万元,全部用于2019年纳入计划的60个厕所,保证专款专用。2019年成功举办了全县文化人才、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产业扶贫三个专题培训班,共计400余人次,通过专家授课逐步提升了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链智慧化水平。2019年,平山县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即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成,由中科大旗负责运营。平台主要包括“一中心三平台”软件系统,即旅游数据中心、产业检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电子商务分销平台。包含209套监控、210套无线wifi、平山旅游集散中心展示大屏、后台存储操作机房等一套完善的设施设备硬件系统。
另外,建设了功能完善的“一部手机游平山”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此平台设置了“平山别样红”微信公众号、旅游门户资讯网站、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本功能。
四、聚力监管,依法治理,营造文旅市场新局面。
一是齐抓共管,全力依法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个必须”要求,压实旅游企事业单位“一岗双责”责任,要求内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网格化、无死角安全管理,档案资料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同时及时与安监、质监、交通、住建、林业、消防、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沟通联系,联合抓好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监管。整合县旅游投诉受理中心和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力量,健全“1+4”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有力维护了旅游秩序。
启动《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探索西柏坡红色旅游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创新,填补旅游基层治理的法律空白。立足首都政治“护城河”站位,强化隐患排查整治,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
二是突出重点,强力抓好高风险项目的整治工作。开展春季全县旅游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专项活动深入全县16家开放景区进行了一次旅游安全及森林防火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对玻璃吊桥、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游船等高风险旅游项目以及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彻底、周密细致地排查整治,对3条玻璃吊桥等采取了严格的关停措施;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项目、重点部位的重点监管,对个别安全管理问题严重的景区和私自对外开放、影响恶劣的在建景区,采取了约谈和处罚措施,加大了打非治违力度。
三是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景区森林防火、防汛工作。清明、五一期间,按照落实领导分包景区安全责任制要求,组成5个督导组,分组深入景区督导节日旅游安全及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2019年按照汛期旅游安全及防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旅游安全及防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对汛期安全进行了安排部署。充分利用警示牌、显示屏、厨窗、宣传画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汛期安全防范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旅游景区(点)对易发生落石、滑坡、泥石流的区域进行封闭,设立安全警示牌,禁止游客进入,及时进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旅行社在出团前时刻关注游览目的地的天气状况、交通状况,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梳理和完善景区最大承载量及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救援演练活动,确保了2019年旅游景区防汛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四是加强对监管执法对象的整治规范管理工作。根据省、市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安排,对全县旅行社和服务网点网吧和娱乐场所市场进行排查和摸底,特别针对新增加的服务网点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行重点督查。出动40多人次深入网点进行指导,对存在的轻微错误进行现场纠错,对需要整改的问题逐一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改正。对游客直接投诉、市局转办、政府转办、投诉平台等多方面的游客诉求,均按照相关程序专人负责及时进行了处理、反馈、汇报。
同时按照《石家庄市星级农家乐评分标准》对47家星级农家乐进行了检查,对5家星级农家乐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通过检查提升了农家乐服务质量。
五是聚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营造文旅新态势。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重点对红崖谷、黄金寨、沕沕水景区内的玻璃吊桥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专门下达景区停止宣传报道,停止接待游客,采取围挡和专人值守等封闭措施,预防游客进入。不定期对景区内手续不全的滑道、玻璃吊桥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进行巡查,发现景区私自开放问题立即制止,并对景区负责人进行约谈,使这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红崖谷私自开放玻璃吊桥的问题进行了立案处罚,总计罚款7.1万元。
六是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传承文化结晶。积极参加省、市文物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文物保护能力,推进文物保护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文物执法督察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于5月底组织了14名野外文物看护员参加平山县文物安全培训班,优化了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防的多方协力文物保护体系。
加强文保所机房管理,增加了移动摄像、红外对射、险情报警等安防装置;重新制定了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强化了文物库房三人在岗机制。配合省古建所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数字化文物信息采集;今年成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小组,对县域内68处县级文物点进行全面普查。组织省级文保单位负责人及野外文物看护员文物系统安全消防培训演练,并成立了文物消防安全督查小组,对县域内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统一部署;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通过宣传车、宣传展牌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使《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法》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集市,真正使文物保护工作家喻户晓。
2020年进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平山县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一是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推进旅游跨越大发展,唱好旅游文化扶贫“压轴戏”。二是按照“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做大“后旅发经济”,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基础,继续加大平山县全域化景观、全域化生态、全域化文化、全域化旅游、全域化休养的创建力度,全面塑造“红、绿、古、温、特”五大旅游品牌新形象,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式,形成全域旅游新模式,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三是以西柏坡、中山国等为龙头项目,围绕红色教育、文化探寻、温泉康养、乡村旅游等八大特色板块重点打造旅游精品工程,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贫困区与旅游资源丰富区统筹发展新路径,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铺筑老区群众奔向新时代小康生活的“高速路”,以崭新的面貌和业绩向2021年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