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塞罕长歌》海报
长城网讯(记者 郑梦婷)“没住处山上搭窝棚,没粮食雪水泡盐粒……”舞台上,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资料图
这一幕幕精彩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出自于河北省大型话剧《塞罕长歌》,该剧于10月30日、31日在北京二七剧场连续展演2场。据悉,《塞罕长歌》是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河北省唯一进京参加集中示范演出的剧目,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德市委市政府、河北演艺集团倾力打造,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演出。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资料图
《塞罕长歌》由孙德民(执笔)、肖绍权、张雪燕编剧,王延松执导。该剧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先进事迹为原型,以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的真实经历为创作依据,讲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55年来,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
话剧《塞罕长歌》编剧孙德民。受访者供图
为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真实表现塞罕坝发展历程、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精品力作,把一个个生动、鲜活、有个性色彩、有血有肉的形象和他们的生命过程表现出来,从2017年开始,著名编剧孙德民带领创作组十数次到塞罕坝体验生活,最终数易其稿而成。“话剧《塞罕长歌》的创作,经历了反复深入生活、反复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剧本的漫长过程,最后终于和观众见面了。老实说,这是一次艰苦的创作,也是在自己写作的历程中最难最累的。”孙德民说。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资料图
谈及《塞罕长歌》的创作,孙德民总有说不完的感悟。“在创作之初,我们就决定着力写‘群像’,虽然这在人物刻画上更有难度。因为它要刻画几个、十几个,乃至一群有血、有肉、性格迥异,又有不同时代经历与遭际的人物形象。”孙德民介绍,在《塞罕长歌》中,同时展现了三代务林人的生活历程、情感纠结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三代务林人不同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诸如老一代务林人责任、服从和信念;第二代务林人的坚守、依恋和理想;第三代务林人的现代阳光,在甜蜜、幸福和希望中,荡漾着生活交响中的慢板、行板……这样,人物的心理、情感、行动就可与不同时代的戏剧情境相呼应,不仅有差异化的性格和气质特征,而且绘出了塞罕坝55年绿色发展的恢宏画卷。
话剧《塞罕长歌》导演王延松。受访者供图
“话剧《塞罕长歌》需要找到一种融合现实与梦幻的演出样式。我们不怕主题先行,有了好的主题,就会有好的结构、人物和情节。”话剧《塞罕长歌》导演王延松说,当初,那些第一代种树的塞罕坝人不知道今天的塞罕坝空气能卖钱……他们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一个梦——一帮“傻人”相信这个塞罕之梦!因此,诗意的幻想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吻合塞罕坝人的血气和性格的,是符合话剧《塞罕长歌》的理想主义叙事情怀的。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资料图
2017年,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而这些“地球卫士”的故事,就是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命长歌——《塞罕长歌》。
经过三代务林人的艰苦创业,现如今塞罕坝112万亩的浩瀚林海,不但为北京、天津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挡住了南下的风沙,而且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输送了大量的淡水……在话剧《塞罕长歌》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口号式的思想剖白,而是一种塞罕坝精神的生命历程和心灵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