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乡村振兴,绘就燕赵农村壮美画卷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乔娅 张嘉琪 
2021-02-20 15:27:43
分享:

  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乔娅 张嘉琪

  乡村兴则国家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绚丽图景。

  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振兴?如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振兴根基……连日来,乡村振兴成为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冬日暖阳,晴空万里。行走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一排排具有太行山区特色的新式民居,整齐中透着古朴。生态旅游、食用菌产业、电子商务……骆驼湾村发展了一批“造血式”富民产业,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唐荣美在制作当地特色美食“摊黄子”。记者 吴新光 摄

  目前,河北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上首次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难点在山区、潜力在山区、希望也在山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乡村振兴动力。”省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建议,创建太行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生态林果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水碧山青、田园洁美,生态宜居、景色宜人”生态经济产业科技示范样板。

  河北省威县自2018年9月脱贫摘帽以来,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均为零,没有因病、因学、因灾致贫和返贫人口。“脱贫出列后,我们把防贫防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构建‘1+4+4’精准防贫长效机制。”省人大代表、威县县委书记商黎英介绍,实施兴产业、强就业、促创业、发展手工业“四业”富民工程,确保群众增收可持续。

  省人大代表、亿博基业集团董事长刘瑞领。

  “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等问题,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依然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省人大代表、亿博基业集团董事长刘瑞领表示,如果不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城乡差距会拉得更大,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2020年以来,衡水市阜城县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擎、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全年完成酿酒用高粱种植10万亩以上、非转基因大豆种植10万亩以上、密植梨等特色果品保持10万亩以上、高效优质设施瓜菜10万亩以上、规模经济林园区10个以上。

  饶阳县五公镇杨各庄村村民刘战功在自家葡萄温室大棚进行田间管理。记者 张梅胜 吴新光 摄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省人大代表、河北省财政厅监督评价处二级调研员曹春芳建议,推进农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省人大代表、河北省财政厅监督评价处二级调研员曹春芳。

  曹春芳代表说,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特色优势,满足消费者对数量、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要打破农产品流通壁垒,探索“互联网+共享经济、共享农场”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省政协委员、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英。

  省政协委员、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英认为,应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依法对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回收,拆除与整合危房旧房,创新设计农村社区化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资产化,以促进乡村旅游、精品康养休闲等新业态的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先导和基础,实施“农业+”产业战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扩大利益链,是保障农村群众生活、就业,提高农村发展质量的关键。

  为此,刘瑞领代表建议,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产品品牌,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鼓励市场主体创新服务农村产业的互联网模式;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在具备市场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

  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曹春芳代表建议推进扶贫资金有序转向,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在河北省邱县,平整硬化的村道街巷里,看不见垃圾踪影,游园、菜园、公园穿插左右,坑塘景点镶嵌其中。

  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张家楼村,开设了茶吧、陶吧、农家乐等。2019年,村民徐霞不再外出打工,而是投资10余万元在村里开办了“老缸调茶馆”。以前少人问津的老村,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她也强烈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活力。

  环境整治后的邯郸市永年区刘汉乡寨里村风景如画。王社兴 摄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但是,距离实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目标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

  杨双牛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三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参与度还不是很强,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较难;部分群众多年来养成的落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环境整治存在反弹,生活垃圾、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依旧存在。

  为此,杨双牛代表建议,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发挥好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同时,完善村规民约,促使老百姓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得到改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充分挖掘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做生态活儿、吃生态饭、发生态财、走富裕路。

  在刘瑞领代表看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农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民生痛点。

  刘瑞领代表建议,启动实施新一轮乡村建设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宣传教育农村群众移风易俗,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观察,产业振兴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