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蔚县】长城新媒体特派记者许艳艳、马宁现场报道
李艳菲搬迁
35岁的李艳菲怎么也想不到,从大南山易地搬迁后的生活会如此“充实”。
她迁入的地方名叫宜兴社区,位于张家口蔚县南杨庄乡。说是社区,其实住户都是外来的搬迁户,这里也是蔚县最大的平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站在社区宽阔整洁的街道上往东看,河北第一高峰——小五台山阴坡积雪终年不化,阳光照上去,反射出银白色的光。
太行山高速从社区南3公里穿行而过,往来车辆川流不息。
宜兴社区主干道,阴坡终年积雪的小五台山清晰可见。长城网记者 许艳艳 摄
3月26日上午,李艳菲接到一通需上门理发的电话,她放下手里的活计,麻利收拾好工具,拎起小兜,穿过社区主干道,向64岁行动不便的李俊家走去。
李艳菲声音清脆,白白净净,对人总是一副笑脸,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被问起保持活力的“秘诀”时,李艳菲说:“我以前可不是这样。”
搬到宜兴社区前,她家住在大南山深处的张家店村,一家五口仅有不足3亩地,丈夫患慢性病做不了重活,三个孩子还要上学,由于生活困难,2014年,李艳菲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未来的生活,我从未仔细打算过,走一步看一步,不想想太远。”李艳菲回忆说。
根据统一安排,2018年,李艳菲全家搬入宜兴社区。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李艳菲在社区附近养殖区租了一个牛棚,养牛数量从2头增加到23头,生活条件逐渐改善,2019年实现脱贫。
李艳菲家的牛从2头增加到23头,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不再为吃饭发愁”了,热情的李艳菲也慢慢在社区扎下了根。
宜兴社区安置了来自蔚县8个乡镇南北两山112个村庄860户15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居民占比53.7%。老年人口比例高,又是从山上下来的山民,很多现代化的设备不会用,李艳菲就帮有需要的大爷大妈操作取款机、网购代买、义务送饭、免费理发。她还通过之前的关系谈下一个缝制羊绒大衣的活儿,联系了32名姐妹,不出家门,每个月就能挣到2000块。
3年来,李艳菲和社区居民一起,逐渐适应了“新家”的生活,从“山民”变成了“居民”。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她们的思维也更加开阔,志愿服务工作越做越多。在宜兴社区,像李艳菲这样的“多面手”志愿者已有20多人,且还在不断壮大。
李艳菲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宜兴社区党支部书记高维告诉记者,宜兴社区居民来自百余个村庄,十里不同俗,搬到新社区后,各种困扰和矛盾时有发生。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结合激励措施,鼓励像李艳菲这样具有主动服务意识的社区居民发挥作用,扎实做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占比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在这里老有所乐,也为年轻人施展才能提供更大空间。
李艳菲一家人吃晚饭。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山民下了山,居民进了社区。搬迁拔起了人们生活的根系,而在这个新的温暖社区中,人们又一点点扎下了根系。生活在继续,且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滋有味有奔头。用李艳菲的话来说,他们“从搬下山后的生活里感受到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