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郭慧岩
几代人住过的家说没就没了。7月20日上午,河南巩义市康店镇村民王四华眼看着泥石流从山上倾倒下来,掩埋了自家的窑洞。与王四华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虎峪沟一家人。王四华发现,手机信号越来越差,打不通救援电话。
巩义市山地和丘陵地带多,水系发达,在暴雨中“失联”的村庄不只虎峪沟,米河镇双楼村、大峪沟镇和沟村、河洛镇镇源村、小关镇口头村……它们都面对着暴雨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但“路断了,救援人员进不来。”而这不是巩义市一地的村庄面临的威胁。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防汛上无疑是薄弱的,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一遇到自然灾害农村地区往往会陷入“严重”的局面,农田被毁、养殖场受损等,甚至出现人员伤亡。这警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防汛,也要关注农村地区的防汛。
一遇洪灾一些农村地区受损严重,这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很大关系。从道路到通讯,从防涝设施到泄洪通道等等,相对城市来说,修建、维护在日常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报道中就提到,河南多个农村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导致交通不便甚至唯一道路被堵,以致出现“外面有器械的救援队进不来,而已在的救援队又缺少装备”的难题。而一些山区复杂的路况也给救援增加了不小难度。
村庄数量多且分布分散,这不但增加了救援难度,而且也不利于预警信息的传播,以致于可能会造成一些村庄可能因接收预警信息不及时,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加之大多农村地区以留守儿童与老人居多,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自救能力、求助能力等相对较弱,一旦“外援”无法进入,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极有可能受到灾害的威胁。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卫生条件、预防条件等相对较差,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加以重视,洪灾过后,一些农村地区还有可能滋生传染病,甚至形成“大灾之后的大疫”,这也不得不防。
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被忽视,任何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挽救,面对正在肆虐的洪涝灾害,我们当然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救援,给予受灾的农村地区的人们同样的关注,对他们付出同样的努力,但也要认识到农村地区存在的上述短板与不足并及时补足。
当下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开出了一个“良方”。水利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2024年要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决好农村防汛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同样是乡村振兴战略目的与初衷。基础设施好了、人居环境美了,抵御风险、对抗灾害等能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种效果的实现,需要各方不打折扣地落实。
说到底,重视农村防汛,不应当只有发生洪灾时,才重视、才关注,应当把功夫用在平时,有备,才能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