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李丽钧 张建勋)“‘十四五’期间,作为河北首批确认省级工业聚集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将围绕核心产业区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和绿色改造,探索循环经济新格局,实现绿色低碳新展。”在7月23日举办的“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上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同原表示。
大会现场。长城网记者 张建勋 摄
循环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正定举办的这次高端论坛上,来自石化界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循环经济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前不久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领域的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许多都与石化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十四五”时期石化行业将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来实现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循环化的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斌说。
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如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电力等所占比重过高。钢铁、建材、石化三个重点产业占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75%。因此,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工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
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园,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坚持“减量化、再生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构建了“三化合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分享了对2060年碳中和的思考。金涌院士认为,必须从现在规划、替代、创新,必须渐进,与经济发展同步。随着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国将进入信息化时代、可再生能源主导时代、核聚变能源时代、化石燃料向化石材料转变的时代、资源循环利用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分享了对2060年碳中和的思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供图
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不能搞盆景式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必须是全国统筹下的风景式的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稳中求进,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层层加码,不能伤了经济的元气;必须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以做加法为主,实现碳减量和经济增量的协同推进;不能再惯性地发展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业,但减量也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提出了循环经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六大路径,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替代原生矿产资源;利用再生金属原料替代原生金属材料;再生有机材料循环利用;生物质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闲置物品再利用;扩大再制造产业规模。
对标“双碳”要求,朱黎阳对化工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五条建议: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优化能源结构,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三是要构建绿色产业链,包括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间和企业间交叉融合;四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集中供能、污水、集中供能、污水、固废处理设施,绿色交通体系,推动建筑节能;五是要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即建设数字化园区,碳中和能源监管平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石化界专家齐聚正定,共议循环经济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供图
中国石油和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分享了中国“双碳”目标下能源产业的布局挑战。张松臣认为,能源革命、能源安全、能源责任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三大内在驱动力。能源使用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来源,因此从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进行改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能源供给仍以煤炭消费为主,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要达成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首先需要从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进行改革。在供给侧,要实现电力+非电碳中和;在需求侧,要注重“节能 + 减排”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