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8月1日(记者 白璐 马海鹏)今天,已经完成东京奥运会全部比赛的王涵,在朋友圈写道:“终于结束啦!18年的奋斗,18年的追梦,18年的汗与泪,在这里,圆满完成。感恩所有支持我、帮助过我的人!
王涵与施廷懋在赛后拥抱。图片来自新华社
王涵在微博的昵称是“泡泡”,至于为何叫“泡泡”,主要是刚到集训队的时候,小王涵每天喜欢喝很多水,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睛都是肿肿的,就像金鱼一样,教练和队友就送她外号“泡泡”,后面就一直延用了下来。河北功勋教练、王涵的教练李芳对记者介绍道:“刚开始遇见王涵的时候,她当时已经9岁了,是体操队的运动员。第一眼,我就觉得这孩子和我当年挑郭晶晶时的感觉很像,尤其是在身体素质上。从长远来看,跳水这项运动,不仅要技术好,还要在提升难度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让中国跳水在世界上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王涵的爆发力很好,又有体操的底子,可以在日后挑战难度较高的动作。”
从练习体操到改项练跳水,相较于其他五六岁就开始训练的小队员来说,王涵确实晚了很多,尤其在基本功、技术动作等方面都要差一些。为了迎头赶上,她只能刻苦训练,不仅在平常练习时抓紧时间学习新的跳水动作要领,还要自己加量,弥补自己与他人在基本功上面的缺失。
在比赛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王涵的脚踝、膝盖、肩部以及腰部等多处缠有绷带。谈及年龄的“劣势”,王涵曾在采访时说道:“对我这样的老将来说,最难的是体力和伤病。平时训练到很晚,还要每天至少花1小时的时间用来“泡”在医务室里按摩治疗,为了恢复体力,能睡觉就多睡觉,有时候饭都省了,就为了抓紧时间多恢复,身边也常备着止痛片。”
王涵的体能教练张晁赫说:“每一跳看起来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实则有专项训练、力量训练、康复等各方面。像王涵这样伤病较多、年龄也偏大一些的运动员,必须要专项训练和体能训练同时加强进行,每周二、四、六特意会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提高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在比赛时有好的发挥。王涵无论专项训练多疲惫,都会坚持保质保量地完成我给她制定的计划,毫无怨言,非常努力。”
王涵在东京奥运会女子3米板单人决赛中。图片来自新华社
正是对于东京奥运会的渴望,让王涵步履不停,成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奖牌,也是继郭晶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时隔13年,河北跳水拿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同时是河北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金。信念、梦想、坚持,让这位30岁的老将终于等到了这枚意义非凡的奥运金牌,18年的坚守,18年的病痛,18年的艰辛与彷徨,终于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得到了回报。
三十而已,成功加冕奥运冠军的王涵,在今后,也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