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向绿深行,塞罕坝这四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贺宏伟 乔娅 
2021-08-26 15:00:37
分享:

  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贺宏伟 乔娅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

  8月的塞罕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落叶松、樟子松,松涛阵阵,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连绵的草甸上,金莲花、柳兰、穗花、绒线菊、唐松草……层层着色,晕染开去,美得像一幅画。

  蓝天白云、林绿湖清,塞罕坝风景美如画。河北省林草局供图

  塞罕坝,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2017年,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远眺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情况介绍,亲切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步行察看林木长势,了解动植物保护等情况,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共话林场沧桑巨变,共谋林场未来发展。习近平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从2017年8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至今,4年时光荏苒,塞罕坝林场又出现了诸多新变化、新气象:“林三代”绿色接力,将青春热血融入绿水青山;科学营林造林,让塞罕坝绿得更有质量;党员勇做“先锋树”,党徽红映照林海绿;“绿饭碗”变“金饭碗”,生态富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牢记使命,“林三代”绿色接力

  从塞罕坝考出去的大学生程李美是一名“85后”,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每月拿着过万的薪水,过着让许多同龄人羡慕的生活。

  她的父亲是塞罕坝林场第一代林业工人,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种树。她从小看到最多的是树,听到最多的也是树。

  从林海绿原塞罕坝来到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程李美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程李美,城里果然很美啊!”

  8年前,正值事业上升期,她的父亲却查出胃癌。回到家中,父亲指着无边的林海对她说:“你看,多美的绿色呀!闺女,回来吧。”看着眼前的一棵棵树,就像一个个战士,手挽手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那一刻,她理解了父亲的坚守和执着。于是,她毅然放弃了大都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林场,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林业工人。

  在这里,程李美每天5点起床,烧大锅睡火炕,像男同志一样上山造林。“我所在的营林区当时正在开展‘攻坚造林’,就是用人工把没有路、坡度陡、山石密布的沟沟坎坎,全都种上树。”程李美回忆道。

  几年来,程李美踏遍了12个林场的54个营林区。“父亲留给了我一片林海,留给了我一份可以坚守一生的事业。”她说,自己会像父亲一样,做塞罕坝上一颗绿色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在塞罕坝,栽下的树木20年方能成材。于是,塞罕坝林场人也习惯从1962年建场开始算起,每隔20年视为一代塞罕坝人。以80后、90后为主的“林三代”,如今已成为林场的绝对主力。

  游客在塞罕坝七星湖湿地公园游玩拍照。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95后”姑娘马明月来自遥远的海南,从小就对林业情有独钟。2017年8月,正在海南大学园林与设计专业学习的她,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后,翻阅了很多关于塞罕坝的资料,认定塞罕坝就是她实现理想的战场。

  2019年11月,通过重重筛选,马明月成了第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别看只有20岁出头,看似文绉绉的,她却有着不输前辈们的拼搏劲儿。打标准地、量树距、采集病虫标本,这些工作她一点儿也不比男生差。

  如今的塞罕坝,新一代林场建设者们憋足一股劲,以老一代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为榜样,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誓让塞罕坝山川更绿、森林更健康、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绿色接力”,让塞罕坝变了样。1962年至2020年,塞罕坝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8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0毫米。

  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抹凝聚了三代建设者心血的“中国绿”,成功走上了世界舞台。

  绿色发展,让塞罕坝绿得更有质量

  近四年,塞罕坝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的感受是人工林的密度下降了,林下的乔灌草增多了,塞罕坝正在形成稳定的、复层的、与天然林相仿的生态系统。

  “塞罕坝林场以人工林为主,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极易形成病虫害。”常伟强说,当年造林时,是按照每亩300多棵的高密度栽植落叶松、樟子松,现在通过抚育、间伐等手段,不断地去掉次树,选留好树,每亩只保留十几棵树,然后再利用树下空间栽上新树,让其他树种穿插落户,逐渐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通过科学营林,林场实现了森林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塞罕坝机械林场抚育、间伐取得成效,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开心地笑了。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形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塞罕坝人先后启动了攻坚造林、人工林天然化改良和天然林近自然化改培三大工程,他们试图让人工森林更加接近天然。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单一的人造林海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完善。塞罕坝的人工纯林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通风透气性增加,乔灌木和花草越长越高,狍子、獾子、松鼠、啄木鸟等野生动物成了常客,它们携来的稠李、野蔷薇等种子生根发芽,近自然模式让森林体质更强壮。

  “森林抚育”提质量,攻坚造林增绿色。“3年前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9%。”站在坡度近40度的大黑山阳坡上,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说,这片石质山阳坡,曾有专家断定“种树难活”。

  在宜林地全部完成造林绿化的基础上,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胆创新、实践 ,对以前从未涉足的石质阳坡实施了荒山“清零”行动,启动了林场‘攻坚造林’工程,向荒山要“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每个塞罕坝人都无比自豪、干劲十足。现在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但老一代人‘艰苦创业’的劲头不能丢。”范冬冬说,在石质荒坡上种树,可能比前辈在平地上种树还要苦,但绝不会放弃,要一棵接一棵种,早日让绿色铺满塞罕坝,筑牢京津风沙屏障。

  为此,他们把1万多亩土层仅5厘米厚、坡度最少30度的石质山阳坡作为攻坚对象。经过反复摸索试验,采取深坑、大穴、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墒、大规格容器苗造林等举措,在石质山阳坡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如果将全部石质阳坡造林完成,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86%,达到饱和极值。

  如今,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5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种树—间伐—苗木培育—景观修复—森林旅游—碳汇交易—抚育森林,绿色发展方式正在塞罕坝形成。

  二次创业,党员勇做“先锋树”

  二道河口营林区一处被密林包围、坡度近45度、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沙丘上,胸佩党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三道河口分场副场长邵和林,正组织党员突击队向最后一块沙地发起总攻。

  “今年我们将完成沙地攻坚造林600亩。”邵和林手捂被风沙吹裂的嘴唇说。

  “人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造林时,会先栽上一些适应性强的树,为其他树种落地生根创造条件,这些树被叫作‘先锋树’。”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在塞罕坝人心里,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永远挺立的“先锋树”。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1989年,68岁的王尚海病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如今被人们叫作“尚海林”。

  在王尚海的身后,是塞罕坝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群像。无论是在攻坚造林现场,还是在抚育间伐现场;无论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场,还是在防火瞭望巡视的队伍里……处处能看到党员突击队的身影。

  游客在塞罕坝七星湖湿地公园游玩。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50岁的周福成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带着“90后”侯洪博钻林子、爬山梁,面授病害调查注意事项。

  “党员干部、老职工和我同吃同劳动,讲了老一代务林人感人的故事。扎根这片火热的林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侯洪博不久前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塞罕坝人眼里,每棵树都是他们的孩子。塞罕坝森林大多为人工针叶林,林下、路边蒿草茂密,为防止几代人心血付之一炬,每到防火紧要期,全场党员干部都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全员防火,沿路巡逻、路口坚守,确保了建场以来一直保持零火灾纪录。

  如果说人们眼里的塞罕坝是绿色的,那么塞罕坝人骨子里的精神,则是红色的。

  “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领奖后,安长明难掩激动之情:“我们要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引导全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我们要继续冲锋在建设与守护绿水青山第一线,为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有‘两山’理论的指引和武装,塞罕坝的绿色会更浓。”安长明表示,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林场已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目标。

  生态富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塞罕坝的绿色生态,正在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塞罕坝的绿水青山滋养了一方百姓,林场已成为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进入暑期,塞罕坝一家度假村的老板孙艳红,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并快乐着:“塞罕坝越来越美,我们生意越来越好。”

  塞罕坝的美景吸引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旅游观光,尤其是每年的7、8月份来到塞罕坝的游人能达到60多万,带动周边群众开展农家乐,每年能实现收入6亿多元。

  57岁的袁怀东是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台子水村村民。春季植树、夏季喷药、秋季割草、冬季剪枝,在塞罕坝林场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下,他成了掌握多项林业技能的“土专家”。

  “林场一年都有活儿,像我这样在林场长期打工的就有300多人,人均年收入可以拿到1.5万元。依靠塞罕坝这片林场、这片绿,我们家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了。”袁怀东满脸笑意。

  穿行在围场阡陌乡间,苗木基地随处可见。“今年能出40万杯云杉苗,按照现在价格,能收入30万元左右。”看着个头整齐、枝叶黑绿的云杉苗,哈里哈村村民陶远民双眸闪光。如今,他不仅成了苗木专家,还成了带领1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塞罕坝机械林场打造的滦河源头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21年2月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助力当地和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为带动更多百姓从生态产业中受益,塞罕坝机械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相继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亮兵台、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

  在“二次创业”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依托百万亩林海,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通过劳务用工等形式,吸收周边群众参加森林经营、护林防火等工作,进一步释放林业生态富民功能;积极开展林下种植羊肚菌、红景天、金莲花等技术试验工作,引导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等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带领群众一起富。”安长明说,林场带动周边4万多群众受益,2.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奔小康。

  遥望林海听壮歌,这里既有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更有催人奋进的绿色奇迹。

  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资源总价值为206亿元,每年产出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45.8亿元。塞罕坝林海有效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侵,改善了塞罕坝及周边地区的小气候,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万吨,释放氧气55万吨。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如今,塞罕坝林场的技术已辐射到了河北张家口和内蒙古锡林浩特、赤峰等多地,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再造三个塞罕坝、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历史的春秋之笔,必将在塞罕坝书写下浓重的墨绿情深!

关键词:塞罕坝,绿色发展,林三代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