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蹲点调研·再访C形带丨燕山深处“桃花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张嘉琪 
2021-12-06 16:46:2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吴新光

  一路上蜿蜒起伏的山路盘旋曲折,道路两旁树木葱郁,一座座食用菌大棚、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山坡上熟透的红富士、国光苹果缀满枝头……

  富硒苹果采摘园的苹果红得发紫。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吴新光 摄

  在群山之中藏着一个村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颇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模样,这便是河北省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当地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山顶观光旅游盖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平坦大地香菇唱主调。

  这个藏在燕山深处的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农村社区,如何迈上乡村振兴之路?深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桲椤树社区寻找答案。

  “别看我们是偏远深山区,可人气很旺呢!”桲椤树社区党委土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海平告诉记者,这个社区里敬老院、学校、医院样样齐全,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这几年,他们抓住易地扶贫搬迁的契机,将居住在深山沟里的贫困户搬迁到中心村,统一配套了水、电、路、讯、暖、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杨海平说道。

  线束厂的女工在娴熟地缠着胶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吴新光 摄

  在桲椤树社区引进的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金杖子分公司院内,女工们正娴熟地量尺寸、缠胶布……43岁的女工杨金凤告诉记者,她家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深山沟搬出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我们一家六口守着几亩薄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现在,我在线束厂上班,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一年能挣两万多元。全家还搬进了新民居,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桲椤树社区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基地,厂长魏春峰的电话响个不停,现在正值香菇种植的好时候,厂里订单不断。魏春峰以前在三河北京两地跑运输,后来返乡创业投资了100万元建起香菇大棚。“通过种香菇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技术,2020年菌棒厂成立,我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占地30亩的菌棒厂年生产能力能达到1000万棒,为社区就近安排80多名劳动力务工就业。

  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两区”同步建设,解决了村民搬迁后钱从哪来、劳动力去哪的问题。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一条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初步形成,桲椤树社区的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午餐时间,菌棒厂的女工兴高采烈地下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嘉琪 吴新光 摄

  务工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桲椤树社区掀起了返乡创业潮。

  有人才,乡村发展才有内生动力。桲椤树社区通过引领和培育,先后有160多名青年返回家乡创业,成为新型农民。有32名外地打工青年,成为乡村振兴、产业致富带头人,分别建起产业园区,带动320多名青年劳动力到园区务工增收。

  在桲椤树社区,有号召力的产业致富带头人、善经营懂技术的“农创客” “田秀才”不断涌现。人才振兴,让桲椤树社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近年来,这个燕山深处的“桃花源”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百佳美丽乡村。2018年12月,桲椤树社区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杨海平为记者展示出一幅桲椤树社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图:“下一步,我们制定了‘红色旅游党建引领,果品观光生态采摘,干部培训产学一体,满族风情回味传承’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使桲椤树社区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生态养生、观光旅游的特色小镇。”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老人有笑脸、儿童有歌声、青年人创业有激情,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关键词:乡村振兴,食用菌,线束厂,果园责任编辑:张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