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玉秒 王棋 张艺萌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老有善养,已成为每个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2018年起,河北省连续4年将社区居家养老列入20项民生工程,2021年又把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10件民生实事的首件大事来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实现乐享晚年的愿望。
“我们携手登上2022年的时代列车,愿健康和快乐继续伴着我们一路前行。请欣赏器乐合奏《喜洋洋》……”
1月7日上午,在石家庄市裕华区建通街道盛邦花园第二社区的活动室里,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乡音民乐团的成员们正围坐在一起表演,乐器演奏声和着歌声、掌声、欢笑声,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石家庄市盛邦花园第二社区乡音民乐团器乐合奏《喜洋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棋 摄
“我们每天聚在一起玩音乐,既丰富了我们退休后的老年生活,又陶冶了情操。”今年68岁的睢秋玲是盛邦花园第二社区乡音民乐团团长,乐团有30多名成员,年龄最大的82岁。
睢秋玲告诉记者,她们最早都散落在各个公园里,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她用“居无定所”来描述。自从社区提供了活动场地之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大家歌唱得更起劲了。
在石家庄市裕华区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党员群众服务站,歌舞活动室、书画室、爱心手工铺……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多样化的服务场所让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石家庄市盛邦花园第二社区乐享夕阳舞蹈队练习舞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棋 摄
盛邦花园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文君介绍,盛邦花园第二社区2019年7月成立后,想方设法做好养老工作。结合社区“随迁老人”多的特点,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活动,“让老人们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发挥余热,收获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此外,社区工作者还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依托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借助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团队,解决社区老年人各不相同的生活需求,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以老帮老”等多种方式,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照护。社区老人可以“点菜式”享受家政助洁、助餐送餐、医疗服务、代购跑腿等照料服务。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河北将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大力推进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小)区按标准配齐补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在家门口乐享晚年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沧州市的养老服务不再囿于传统手段,而是和智能化挂上了钩。
说起生活里的新变化,沧州市新华区道东街道华油社区居民李若荣老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现在可好了,我们社区进驻了能‘管’我们的人。”
李若荣73岁,老伴儿梁树林75岁,并且患有初期阿尔茨海默病。“我之前住院,儿女都在外地,老伴儿走丢了两次,当时真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们。”李若荣告诉记者,2021年,乐庭智慧养老产业集团进驻社区后,给每户老人家里都安上了健康监测装置,生活服务、就医求助等都可以实现一键呼叫。
华油社区的居民戴上了“智慧腕表”。(资料图)
除了“一键呼叫”,李若荣每天早晨起床都会给老伴儿戴上一款可自动求救的“智慧腕表”。“我以家为中心,设置了一千米的监测范围,老伴儿只要超出距离,我的手机和养老服务大厅都会收到报警。”
让李若荣宽心的不仅是不用再担心老伴走丢了,他们吃饭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华油社区联合乐庭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全市首家助老社区大食堂,李若荣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选择在自助点餐APP上订餐,只需简单点两下就能完成下单,坐等工作人员送餐上门。
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样板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棋 摄
烟雾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无线溢水报警器、“SOS”第一时间救助器、助浴扶手……走进李若荣的家里,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智慧赋能的适老化设施带来的安全感。现在,整个社区已经有400多户完成了适老化设施改造。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乐享智能化养老服务带来的便利。
为了让老人有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邯郸市肥乡区结合农村实际,在前屯村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互助幸福院。
“我在这里住了11年,在这住着比在家都好,人多热闹,还能互相照顾。”前屯村村民张月生76岁了,前些年,孩子们外出打工,就剩他一个人在家,自己觉得很孤单。
邯郸市肥乡区前屯村互助幸福院。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棋 摄
按照村里规定,只要是本村60岁以上,单身,生活基本自理的老人,就可以住进互助幸福院。除了被褥自带、吃喝自理,其余的住宿费、水、电、暖等费用全免。
“刚开始我没来住,因为以前在农村有个旧思想,谁家老人要是住养老院了,就是子女不孝顺,我也怕别人这么说。”张月生不好意思地笑了,“后来看别人在这住得挺好,也就有了搬进来的想法。我跟孩子们说,先搬进来试住一段时间,不行再回去。”张月生这一试住就住到了现在。
幸福院的老人们开心地玩着麻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棋 摄
前屯村互助幸福院院长蔡清洋向记者介绍,目前有32位老人住在这里,“给每个老人安排一件事,有人负责开电源、有人提醒给蒸箱加水,浴室的钥匙也有专人负责,半年一轮换。”就这样,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自己当管理员、厨师、清洁工,大家过上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低成本农村互助养老生活。
“在肥乡区入住人数较多的幸福互助院有121家。我们每年还会有计划地对10家幸福互助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满足更多农村老年人的需求。”邯郸市肥乡区民政局四级主任科员杨振红说,要把互助幸福院打造成老人住得起、村里办得起、政府支持得起的家门口的养老院。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契合时代的养老方式,是低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选择。和邯郸幸福互助院的模式不同,唐山市滦南县心贴心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利用“时间银行”进行互助养老,探索开放共享的养老新模式。
“姨,您这面色可忒红润了,是孩子看你来了不?”下午两点,志愿者白向红来到唐山市滦南县心贴心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一路跟院子里的老人打着招呼,朝着办公室的“时间银行”打卡点走去。
白向红是滦南县的爱心养老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活动的5年里,照顾老人一直都是她最挂念的事。
志愿者白向红在“时间银行”打卡计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照看老人为啥还得打卡?白向红告诉记者,这是滦南县实行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2019年,滦南县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批准成为全国首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县。“我们志愿者来到服务中心打卡,然后为老人服务,服务结束后再打卡,时长累计储存在卡内,为自己以后养老做储备。”
院子里,白向红扶着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帮老人理发。时间嘀嗒流逝,在白向红照料老人的同时,“时间银行卡”里的“存款”也逐渐丰盈。
“我做了五年志愿者,咱们的初心肯定是不图回报,但现在有了‘时间银行’,我们确实更有积极性了。”白向红说,看到老人满意的笑脸,自己打心底里高兴,也从不觉得自己辛苦,现在帮助别人就是在帮以后的自己。
心贴心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薛文芬告诉记者,像白向红这样的志愿者,在她们服务中心有150名左右。志愿者可以主动来为老人服务,也可以接受“电话派单”,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下,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之前志愿者都是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现在滦南县实行的‘时间银行’的养老模式,使得志愿者的服务信息都记录在信息平台上,一个小时积一分,一分兑换一小时的服务。”薛文芬觉得这种模式下志愿者的积极性普遍得到提升,服务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
如今“时间银行”这一社区养老概念,“互助型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欢迎。
截至目前,河北省城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互助养老取得长足进步,养老机构床位数增加到23.8万张、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等级养老机构占比超过60%。
养老服务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2022年,河北省将进一步发展普惠性、互助型养老,实施更多针对特殊困难老年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不断探索更多养老服务新模式,守护好这一抹最美丽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