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晨光 信贺宁
这是一份匠心巧思的礼物:灰黑色铁板上,穿戴红色虎头帽、虎头鞋的“虎娃”变身火炬手和滑雪运动员,奔跑、冲刺,虎虎生威。
这又算不上一份礼物。作为主创之一,河北省政协委员、郭氏铁板浮雕非遗传承人郭海博说,还没想好送给谁。
铁板浮雕技艺创作的《虎娃迎冬奥》系列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晨光 摄
1月17日,记者见到了这套《虎娃迎冬奥》系列作品。就在三天前,作品刚刚完工。
“把第一次亮相选择在省两会上,表达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冬奥会的祝福和期待,这也是我和女儿共同的想法。”郭海博委员说,作品的另一位主创是女儿郭墨涵,不日她还将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相关活动中。
省两会正在进行,北京冬奥会即将启幕。两代非遗传承人,均参与到这些大事中来。
铁板浮雕技艺创作的《虎娃迎冬奥》系列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晨光 摄
“冬奥会开幕时已经是正月,正值虎年,‘虎娃’的创意就来源于此。”郭海博委员介绍,铁板浮雕被称为“最硬”的艺术,这件作品则象征着冬奥健儿钢铁般的意志和风采。
他解释,创作一幅铁板浮雕作品,要经过拓印、正面锻阴纹、锤锻、火烧等十几道工序,用榔头、錾子在铁板上反复敲打才能完成。
最“硬”的艺术,最“柔”的情怀,诞生了《虎娃迎冬奥》。
为了让“虎娃”形象更鲜活、更有力量,郭海博父女对着色进行了一大创新。
“由于铁板遇水易生锈,以往着色一般采用烧色和蜡染烫彩的方式完成,但颜色不够鲜艳、喜庆。”郭海博委员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父女二人反复琢磨,大胆提出使用颜色鲜艳的丙烯颜料着色,在着色前后反复进行防氧化处理,这才有了既活灵活现又不怕生锈的“虎娃”。
铁板浮雕技艺创作的《虎娃迎冬奥》系列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晨光 摄
郭海博父女的铁板浮雕也见证并记录了河北的许多重大时刻和重大事件:献给建党百年的《铁血战士》、展现抗疫精神的《我上》、讴歌时代人物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每一件作品、每一处凹凸,都饱含着郭海博父女对艺术的热爱、对时代的感悟。
郭海博委员说,他将继续用铁板作画纸、铁锤铁錾作画笔,创作更多记录时代,讲述河北故事的铁板浮雕作品。
采访结束时,郭海博委员为《虎娃迎冬奥》思索了几个去处:送给在冬奥会中奋勇拼搏的河北健儿,留作纪念;展示在大学生铁板浮雕研学基地,传承非遗技艺、传递奥运精神;带到各大展览展会,留下铁板浮雕技艺下的河北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