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冬奥大场面| 这场冰雪之约“绿意盎然”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鹏 杨海慧 
2022-02-10 10:31:00
分享:

  “绿色”

  已经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突出亮点

  绿色场馆、绿色能源、绿色出行

  ……

  北京冬奥会

  中国向国际社会递交了一份

  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伴随着阵阵呼喊声

  冰壶运动员用冰刷

  擦拭着冰面

  精致的石壶

  在洁白的冰面上滑行

  这个冰壶运动员

  “智斗”的舞台“冰立方”

  可不仅仅是一个冰壶场馆那么简单

  这是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主游泳馆“水立方”改造而成

  是一个可拆卸的、可临时进行

  “冰水转换”的大工程 

  “冰立方”中的冰壶场地。新华社记者梁金雄 摄

  让奥运会适应城市

  而不是让城市适应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

  给变革中的奥林匹克

  提供了“中国方案” 

  “水立方”外景图。新华社记者罗晓光 摄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

  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介绍说

  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北京冬奥会在场馆规划、建设

  运行和赛后利用全过程中

  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

  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或改造场馆和设施

  高标准保护赛区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

  是冬奥筹办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把游泳池改建为

  冰壶比赛赛道

  而鸟巢、五棵松、

  首都体育馆、国家体育馆等场馆

  也都升格为“双奥场馆” 

  2月8日,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夺冠。图片来源:新华社 

  位于北京西郊的首钢园

  曾用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

  如今变作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

  曾经的精煤车间

  变作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

  矗立在群明湖畔的原首钢冷却塔

  见证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精彩 

  国家速滑馆。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而新建的场馆

  同样充分践行绿色办奥理念

  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

  它也被称为“冰丝带”

  作为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地

  “冰丝带”采用了

  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

  打造“最快的冰”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

  所有新建室内场馆

  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所有新建雪上场馆

  均满足绿色雪上运动场馆三星级标准要求 

  “坝上一场风,

  从春吹到冬,

  吹出山药蛋,

  刮出犁底层。”

  张家口被称为

  “风的故乡,光的海洋”

  是我国华北地区

  风能和太阳能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张家口被称为“风的故乡,光的海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这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

  便被交口称赞的浪漫故事

  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

  26座场馆

  历史性地首次实现

  全部绿色电能供应

  而这电能全部是由

  张家口的风能、光能

  转化而来的绿色能源 

  绿色电力点亮璀璨“雪如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月6日早晨8点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冬奥供电保障现场分指挥部

  正在举行每日例行运行调度会

  “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

  张家口赛区4座竞赛场馆的

  最大电力负荷,

  均在电力容量配置范围之内,

  各类电力设备运行平稳可靠,

  开赛首日的保电任务顺利完成。”

  分指挥部运行组负责人陈军法说 

  ​  近日,国网北京检修公司张北柔直工程运维人员在延庆换流站开展设备巡视,确保冬奥场馆绿电可靠供应。 刘洁星摄

  那么这些“绿电”是

  如何输送到北京

  张家口赛区场馆的呢

  “这得益于建设在张家口的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冬奥办副主任雷为民说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线路全长666公里

  是世界上首个汇集和输送

  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

  多种形态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

  正是靠它

  来自张家口地区的绿色电力

  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北京和张家口

  实现北京、张家口赛区场馆

  100%绿色电能供应 

  国网冀北电力公司联合国网通航公司在怀来县官厅水库对涉奥重要输电线路进行了直升机带电处缺,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全力保障冬奥会低碳绿电持续稳定供应。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崇礼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

  场馆内依然温暖如春

  据介绍

  赛区场馆、冬奥村等

  都采用了电供热系统

  采暖设备使用的电能

  全部来自张家口的绿电

  “为了让‘绿电’供得上、

  送得出、用得好,

  冀北电力加大

  张家口地区主网架升级。”

  雷为民说

  目前

  崇礼冬奥核心区

  已形成500千伏多路通道

  220千伏双环网

  110千伏双链式

  10千伏“双环网+双辐射”电网结构

  综合电网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

  张彦茹从汽油车、燃气车

  到氢燃料电池车都驾驶过

  “不同于汽油车需要提前热车,

  也不像纯电动汽车充电慢、

  低温损耗大。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燃料快捷,

  可实现-30℃低温启动。

  车辆操作省力又安静,

  它‘吃’进的是氢,

  排出的却是水。”

  张彦茹说 

  张家口市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氢能是绿色低碳清洁能源

  具有能量补给速度快

  用时少的特点

  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

  氢燃料电池车

  每行驶100公里

  可减少约7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 

  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燃料电池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7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

  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冬奥保障车辆,

  全部采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清洁能源车辆使用占比

  达到历届冬奥最高水平。”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巴士团队总指挥芮勇强说

  “开赛以来,

  许多线路需要24小时运行,

  氢能源车在崇礼夜间-20℃的条件下

  依然运行平稳。” 

  输送氢气的管道。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这些冬奥保障车辆

  还搭载了国内首创的

  “U度”综合热管理技术

  可以利用氢燃料电池

  所产生的废热

  为车内供暖

  和前风窗除霜、除雾 

  2月2日,闭环内交通巴士等待停靠站点。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为满足氢能源车的能源需求

  崇礼冬奥核心区内

  有崇礼南、崇礼北、太子城

  三个加氢站

  为氢燃料电池车提供加氢服务

  张家口赛区内的

  运动员专线TA-3线路

  在冬奥村的运动员班车站

  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之间往返

  负责这一线路的

  驾驶员之一韩硕说

  氢能源大巴车和中巴车

  加满一次气

  续航时间分别约为

  300公里和100公里

  据统计,本届冬奥会

  三个赛区共示范运行了

  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

  并配备30多个加氢站

  是全球最大的一次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也使得氢燃料电池车成为

  绿色办奥的一抹亮色 

  把北京冬奥会办成

  一届绿色可持续的冬奥会

  一直是中国的目标

  这种努力

  不仅体现在

  大的景观规划上

  也体现在了种种小细节上

  西汉时期的环保理念

  与现代体育文明结合

  创意碰撞出全新的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

  让长信宫灯再次惊艳世界 

  长信宫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信宫灯有“中华第一灯”美誉

  是满城汉墓出土的国宝文物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教育和体育局局长赵涛说

  “冬奥会火种灯创意

  来源长信宫灯,古今融合,

  共同诠释着‘绿色办奥’理念。”

  满城区文物所所长粱艳东介绍

  长信宫灯的绝妙之处

  在于它的环保理念

  宫灯整体造型

  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宫女形象

  宫女左手执灯盘

  灯盘上附有短柄

  和两片弧形板

  通过推动开合

  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

  宫女右臂高高举起

  袖管与中空身体连接形成烟道

  灯烛烟灰顺着宫女袖管进入体内

  可吸纳排烟

  保持室内清洁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不仅如此

  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

  全部应用氢燃料

  冬奥会使用以玉米、薯类等

  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

  生产可降解餐具

  ……

  每一点用心

  都是北京冬奥会

  对绿色办奥理念的

  生动实践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在赛区“临建”里

  也藏着“可持续”

  在张家口赛区的很多场馆之中

  都会见到用环保板材

  搭成的简易箱式房

  木色的板壁搭配黑色的屋顶

  顶棚覆盖保暖材料

  每一座房子都面目相似

  只有门口的标牌

  显示着它们的不同用途

  它们都是冬奥的“临时建筑” 

  1月27日,一名记者在张家口冬奥村混合采访区拍照。图片来源:新华社

  整个赛区的临时建筑面积

  达到3万平方米

  90%冬奥功能需求仰仗于临建

  与永久性建设相比

  临时建筑的应用

  更直观地体现着“可持续”理念

  这些临建的材料

  都是租赁的

  它们便于拆改移动

  质地结实

  有利于赛后重复利用

  按照设计

  冬奥会结束后只会留下

  1.5万平方米的临建使用

  剩余的都会拆走

  它们都将物归原主

  去接受下一个环保“任务”

  绿色办奥理念的背后

  是中国的大国担当

  作为首个承诺

  办奥实现碳中和的国家

  中国将书写历史

  也向世界提供了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

  发展与保护关系的

  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编辑 赵鹏、杨海慧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长城网、河北日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综合)

关键词:冬奥大场面,绿色冬奥责任编辑:杨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