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河北好声音丨李丽华:从历史流向未来,让大运河“活起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新光 张嘉琪 
2022-03-05 22:34:57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吴新光 崔上 张嘉琪)“大运河是沧州的重要标识,也是沧州人民的‘母亲河’。沧州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大运河沧州段总长215公里,是全国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常年关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对于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她认为要深入做好“三篇”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

  千年运河,代代传承,运河文化历久弥新。大运河既凝聚着沧州的精神文脉,又承载着宝贵的文化记忆,是沧州的“根”和“魂”。为此,沧州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编制形成“1+6+1”全域规划体系,抓文化根基、抓项目建设、抓群众需求,努力让大运河成为沧州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印记和产业高地。

  李丽华介绍说,沧州积极打造运河生态景观带,开展拆临拆违、垃圾清理、水质提升和边坡治理,完成全域河道清淤和岸坡护理,实施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百狮园等工程,积极引蓄上游水源1.8亿立方米,实现大运河沧州段全线有水。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三大名楼景观复现,构筑起沧州新的文化地标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丽华在大运河沿岸走访调研。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崔上 摄

  聚焦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李丽华建议做好科学保护文章、做好活态传承文章、做好合理利用文章。

  ——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实施标注运河行动;加强非遗文化梳理,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和培育;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河滩地生态修复、复合廊道景观带建设。

  ——整合运河文化资源,建立大运河文化研究智库;实施非遗文化传承人培育计划,开展大运河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积极培育非遗文化服务平台,打造运河沿线省市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统筹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百狮园、运河公园等区域,开展整体运营策划;加快推进沿线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示范区、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谋划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传承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