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长城背阁是张家口市阳原县民间舞蹈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起源于明朝,是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长期交往、交融的结晶,也是长城非遗文化的代表,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演出价值。2009年入选省级非遗项目。
曲长城背阁表演。
曲长城村的背阁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曲长城背阁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带来了这种表演形式。在当地方言中,“阁”为高的架子,背阁即表演者将一个2.5米高架子背在身上进行舞蹈表演,通常由4人或者8人组成一组,进行集体表演。表演者均为男性,身着彩色的服饰,装扮成戏曲人物造型,手持道具将儿童固定在上面,一起配合演出,乐队的乐器、曲牌与踩高跷乐队基本相同。曲长城的背阁最早是“凤贤堂”班的,当时背阁有十二架单人,一架双人,后来发展到二十四架单人,两架双人。排队形也有讲究,十二架意为一年十二个月,如果有闰月年,闰几月双架就排在第几位;没有闰月年,表演时双人架就排在最前。
曲长城背阁表演。
曲长城背阁表演的演员一般分为2组,一组是站在架上表演的七八岁的小孩;另一组是负责背小孩的四五十岁的中年壮汉(特殊者1人能背2个小孩)。背阁架由一根直径10毫米的铁棍和木架做成。铁棍上端焊一块弧形铁板,铁板的弧度与小孩的胸廓相吻合;中间横一块木板,下端插入一木制方架中,方架的宽度与成年人的背宽相合。化好妆的小孩站于木板上,胸贴紧上端的弧形铁板,用长布条绑紧。下端的木架用宽布条捆绑在背者的腰背上,小孩的双脚正好踩在背者头上方的木板上,而且被小孩的长裙遮住。
表演时一般同时出12架或24架,闰月年增加1—2架双人背阁,排成2路纵队,在乐队的伴奏下缓缓前行。下面的人边走边扭,随之带动上面的小孩也舞动起来。小孩手持彩绸,翩翩起舞,因看不见小孩双脚,恰似悬在空中,令观众惊叹不已。为安全起见,每架背阁前面有1人手持T形木棍,临时休息时小孩双手扶在T形木棍上。
曲长城背阁表演。
长城不仅是一道边墙,而是以墙体为主体,附之以墙台、敌台、烽火台、关口等建筑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张家口市阳原县位于内外长城之间,境内有70多座遍布全县的长城附属设施烽火台,是保留烽火台数量较多的县域之一。密集的烽火台是内外长城之间的报警系统,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遥相呼应,被称为“软边”或“软长城”。曲长城村和桑干河北岸的阳原县城隔河相望,今天的阳原县城在明代是宣府镇西路的军事城堡,包括顺圣西城和东城。曲长城背阁,都是长城移民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体现的是长城沿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