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霄宇 王璇 通讯员 刘珂辛 滕鑫)2月4日晚,“放飞冀艺”欢天喜地闹元宵——河北省群众文艺晚会在位于石家庄市的虹光剧场精彩上演,本场晚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现场同步开展“欢天喜地闹元宵”非遗展示活动。
“国风”遇上元宵节,群众文艺“潮”起来!
本场晚会立足河北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挖掘本地传统文化精髓上下足功夫,精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昌黎地秧歌、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以及河北民歌、民族器乐、传统民间舞蹈表演等一批贴近群众文化生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展现非遗独特魅力的节目,着力打造一场别具特色的“国风”盛宴。
乐舞诗歌《又见茉莉花》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摄
乐舞诗歌《又见茉莉花》,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河北民歌《茉莉花》进行改编,并融入古筝、二胡、笙等传统民间乐器,融入灵动的河北传统民间舞蹈“沧州落子”,歌声合着舞步,唯美展示了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国乐新奏《放飞冀艺》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摄
国乐新奏《放飞冀艺》根据皮亚佐拉《自由探戈》改编创作,民族乐器二胡、笙、古筝等与手风琴、钢琴、长笛、卡洪鼓等西洋乐器交汇,将创新、包容、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激活了音乐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奏出了动人心弦的音乐之声。
音乐情景剧《老奤乐》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霄宇 摄
音乐情景剧《老奤乐》将昌黎皮影、昌黎地秧歌以及地方特产等特色元素巧妙融合,在丰富多彩的传统表现形式中融入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国风”与百姓生活的碰撞令观众眼前一亮。市民武女士说:“国乐居然可以这么潮,我感觉很震撼。”
百姓登台唱“主角”,群众文艺“热”起来!
在本次晚会中,省群艺馆(省非遗保护中心)立足文化惠民,紧紧围绕“大家唱、大家跳、大家演”组织活动,搭建起反映人民生活的舞台。晚会既有演技精湛的专业演员,又有身怀绝技的文艺爱好者。他们中有的来自省群艺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公益培训班,有的来自文艺辅导基地,还有的来自文化志愿者舞蹈团队。晚会共170多位演员登台献艺,其中年龄最小的演员年仅4岁,最大的演员71岁。众多百姓登台唱“主角”,展现出新时代百姓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人民的火热生活。
创意魔术《魔法奇迹》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霄宇 摄
《看山看水看中国》《春风十万里》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创意魔术,令人捧腹的相声《冀在心中》,以及舞蹈《搋黄糕》《兔娃贺春》《新年快乐》等节目精彩亮相,为观众朋友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相声《冀在心中》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摄
市民何先生激动地说:“很高兴能够在节日里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有些是我们家乡的节目,很亲切,也很热闹,有种回家的感觉。”张羽彤小朋友说:“这里既有好看的歌舞,又有好玩的魔术,希望下次我也能站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
网络赋能大舞台,群众文艺“火”起来!
本场晚会不仅吸引众多群众现场观看,同时,还搭建起了高质量、全方位的线上展演平台,把演出从线下“搬到”线上,利用全媒体、全网络进行直播,使覆盖面扩大,传播范围更广泛。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冀云”“河北公共文化云”等平台同步直播。截至演出结束,全网实时观众已达1994969人次,群众文艺正在线上“火”起来。
戏曲联唱之《玫瑰调》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摄
戏曲联唱之《扈家庄》演出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璇 摄
在演出期间,省群艺馆(省非遗保护中心)一楼展厅还同步开展了“欢天喜地闹元宵”非遗展示活动,邀请了定兴京绣、易水砚制作技艺、大厂花丝镶嵌、永清秸秆扎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雄安新区芦苇画、吴桥魔术杂技道具制作技艺、井陉太行山手工香制作技艺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以及虎头枕、虎头鞋、面塑花馍等充满年节意味的各地非遗项目,由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演示,现场群众络绎不绝,互动体验制作过程。晚会结束后,观众在展位前流连忘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浓浓春意里感受元宵节喜庆和乐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