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赵娇莹 马宁 段美嘉)“怎样才能把人才吸引到村里,是咱们三个支部书记应该动脑筋的问题。”1月21日上午,刚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回到雄安代表团驻地,省人大代表刘振军就迫不及待地拉上王艳东代表,敲响了刘秋乱代表的房门,准备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集思广益发展思路。
三位村书记在交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这三位代表有着共同的身份,都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同的是,刘振军来自安新县东垒头村,王艳东在容城县王家庄村,刘秋乱则是雄县黄湾村。
“我正准备去找你们聊聊呢,人才引进关系到咱们的产业振兴,但现在大家普遍都缺人才。”刘秋乱回屋拿上笔记本,“走,咱去会场好好聊聊。”
三位村书记一拍即合,一场关于人才的“头脑风暴”开始了。
“在吸引人才方面,我们村还是有优势的。”王艳东说,省内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就落户在王家庄,清华大学实践支队在村庄建设、文化底蕴发掘、产业提升规划等方面走访调研,为王家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但我在调研中发现,人才大多聚集在医疗、教育领域和城镇地区,咱们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电商营销、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王艳东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让这些稀缺人才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回到农村,“要提升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水平和质量,竭尽所能帮助人才解决各种困难,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对,这个我赞同。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做的,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养老金,新农合费用村里给出一半多,如果住院治疗,医疗报销后村里再报20%,而且逢年过节村里人都有福利拿。”刘秋乱接过话头,建议要适当出台激励政策,不管是返乡创业,还是担任村干部,都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得让年轻人觉得回乡发展有奔头、有盼头。”
“千方百计把外面的人才引进来、留下来,也得培养自己村的人才。我们现在就有两名“90后”村干部,主要学习大棚园区的种植管理和销售。”刘振军把手里的一盒番茄递给其他两位代表,“你们尝尝,这就是我们村大棚产的草莓西红柿,要保证口感,对种植技术可有高要求。”
“我们可以利用王书记这边的优势,邀请清华大学的教授给咱们的土专家做培训,真正把农工巧匠用起来,把职业农民培育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村能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刘秋乱说。
一个又一个案例,在他们朴实的语言、真实的经历、切实的感悟中更加发人深省,这场激烈的“头脑风暴”,让三位村书记都理清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人才非常关键。”刘振军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