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和时代一起“奔流”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胥文燕 田梦 吴昀 筵怡 
2024-04-22 10:01:31
分享:

和时代一起“奔流”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丹阳

  丰收的味道是什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是浓浓的麦香。说来也奇怪,这里年降雨量只有150到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到3000毫米,本应该是一个干旱、贫瘠的地区。但是,奇迹出现了。

  浩浩荡荡的黄河来了!在河套地区绕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东西走向的河流本就不多,我还没见过有一条河拐这么大的一个弯来眷顾一片土地。

  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天下黄河,唯富一套”,这“一套”,就是河套地区。大家觉得这份幸运是从天而降的吗?

  我是土生土长的巴彦淖尔人,对于灌区,我知之甚早,却又感觉知之甚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踏上了对河套灌区的采访之旅,阅读了大量书籍和史料,走访了一个又一个村,我才一点点接近了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是中国最古老的灌区,和都江堰灌区同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都是“无坝引水”,就是随便从黄河上开口子,靠自流浇地。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群龙争水,黄河还时不时“闹脾气”,河套百姓饱受引水之苦。

  怎么办?1957年,国家决定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总干渠、总排干。什么意思呢?就是从黄河上开一个口子,把水引出来,经过总干渠、干渠、分干渠等七级渠道,把水送到田间地头。但河套地区是天然的盐碱地,灌溉会把盐碱沉积在农田里,所以不光要把水引进来,还要排出去,这就是总排干。一级一级引进来,再一级一级排出去,最后流入乌梁素海净化,回归大河。整个系统就像一个生命体,动脉血流进来,静脉血流出去,精密而科学。

  在这片拥有1100多万亩耕地的平原上,有10.36万条灌排渠道,总长6.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一圈半。而我想说的是,这套体系,纯靠人工。总书记看到这儿的时候,忍不住赞叹道:“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

  这就是一双开渠人的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上万人伸出了这一双双手,上河、挖渠。

  从1958年到1975年,30万人,一锹一锹挖出的土方比一个西湖的蓄水量还要多。

  当然,是奋斗就会有牺牲。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根当年用来开凿泥水方的铁钎,原本90公分长后来只剩下不到20公分。馆长刘永河说,他忘不了那年,大队书记18岁的侄子,那个少年刚刚高中毕业,准备去当民办教师。挖渠时扶铁钎子的手一歪,手瞬间就被全打掉了。手都没了,他还怎么当老师?

  做出这些丰功伟绩的人,我们多想记住他们,可在整理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人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陈靖邦,是上世纪60年代巴彦淖尔市水利局总工程师,他手绘了上千张施工图,几乎不睡觉,晚上画好了,天亮就拿去施工。陈靖邦没有子女,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布展的时候,馆长刘永河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找到一张照片。每次去博物馆,他都要对着那个名字深鞠一躬,这一躬,不只是对陈靖邦。

  如今,三盛公水利枢纽屹立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之上,七级灌排配套工程体系,成就了“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的这些渠打破了“胡焕庸线以西没有农业文明”的论断,也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插在了黄河“几”字弯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资料图

  闲暇时总会回看采访拍摄的大量素材,几乎每一位老人给我讲述的,都远超过我问的。做记者7年,我习惯了短平快,而这次采访,却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我改变了采访方式,用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思考,不仅是理解了河套治水的意义,更明白了当年肩挑背扛的实干精神。一代代家乡人艰苦治水的故事告诉我,要幸福就要奋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关于水、土地和粮食的故事从不停更,这些触手可及的变化正从一座村庄漫延到又一座村庄。而我,愿意永远做好记录员、通讯员、瞭望员。

  监  制:赵永刚

  策  划:张   霰

  统  筹:胥文燕

  编  导:田   梦

  记  者:王丹阳

  摄  像:冯少玲

  后  期:吴   昀

  视  觉:筵   怡

  鸣  谢:中国记协国内部 

关键词:内蒙,黄河责任编辑: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