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三北”造林记②|长城脚下,有个“绿色长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乔娅 王守一 白亚军 
2024-06-21 14:22:3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王守一 白亚军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通讯员 王涛

  盛夏时节,长城内外绿染千里。从空中俯瞰,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明长城宛若一条巨龙在山顶草甸之中盘踞,一条条阻沙防护带锁住沙海。

  河北内环京津、外沿渤海,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崇礼不仅是北方风沙南侵的主要通道,也是河北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

  夏日的崇礼绿意盎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王涛 摄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海拔2000多米高的长城岭,我旁边的就是崇礼境内的明长城,通过我们多年的绿化造林,如今在长城脚下又打造了一条‘绿色长城’。”望向远方绿意盎然的山丘,原张家口市崇礼区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站站长杨建忠颇为感慨。

  1982年参加工作,在林业队伍一干就是4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申奥工程、冬奥赛事廊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每一项大型造林工程都能看到杨建忠的身影。他几乎走遍了崇礼的每一座山,哪一面山坡有人工林,人工林中都栽种了什么树,他都“门清”。

  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形,杨建忠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当时沙尘暴天气相当严重,一个月有十来天都是沙尘天气,走在路上都能明显看到路上的黄沙。

  原张家口市崇礼区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站站长杨建忠在崇礼区长城岭查看苗木生长情况。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守一 摄

  为了抵挡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在长城脚下种树这件事,成为了当地林草人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崇礼地处高寒区,城区苗木生长期为109天,冬奥赛事核心区苗木生长期仅90天。崇礼的山绵延起伏,山石嶙峋,人工挖树坑,挖一个树坑需大半天时间。从山底到山顶最短距离也得300米,从外地调来的苗往山上运输十分困难,要通过骡子驮运,农运车、铲车等车辆往山上运苗。

  “从2015年到2022年,我们累计实施了将近98万亩的造林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从51.83%提高到了现在的71.53%。全区的森林总面积达到了250.8万亩。今年崇礼区计划完成三北六期工程人工造林4万亩,补植补造5.5万亩,这也是在全市造林面积比较大的任务。”张家口市崇礼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牛志刚说。

  古有万里长城,今有“绿色长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为这片土地上竖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万里长城”。

  经过四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张家口市崇礼区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王涛 摄

  崇礼发生的变化,只是河北大力开展“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的缩影。

  自1978年以来,河北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面积4087万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启动之初的19.01%,提高到30.89%,森林蓄积由0.37亿立方米增加到1.18亿立方米。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连续4个监测周期实现“双缩减”,张家口、承德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截至目前,河北三北工程区主要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447.8万亩,产量561.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61.3%和54.1%,森林药材、森林食品、花卉等非木质林产品产值达265亿元。三北工程开创了河北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在管理机制、技术模式等多方面积累了经验,为之后开展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4年,河北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聚焦浑善达克南缘沙地建设主阵地,大力开展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加快推进2024年三北六期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完成林草建设任务287万亩,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丰硕成果。”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工程项目中心副主任王泽民说。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防沙治沙,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昔日黄沙在燕赵大地焕发新颜,续写着绿色传奇。(鸣谢: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关键词:三北,绿色长城,崇礼责任编辑:乔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