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文化石家庄】河北古代教育基地封龙书院
河北古代教育基地元氏封龙书院一瞥。李永彬摄 河北古代教育基地元氏封龙书院一瞥。李永彬摄 河北古代教育基地元氏封龙书院一瞥。李永彬摄 河北古代教育基地元氏封龙书院一瞥。李永彬摄 长城网石家庄5月6日讯(冯素琴 李永彬 李海飞)元氏县封龙书院复建完毕将正式向游人开放。负责复建工程的该县文广新局局长高冠社显得格外忙碌:“现在我们主要针对细节进行整理修葺,尽力恢复宋元鼎盛时期书院的原貌,书院中的古树都保留了下来,今年春天的绿化也做得很好,相信呈现在游人眼前的会是一个古朴沧桑而又焕然一新的书院。” 封龙山风光秀丽,文脉深邃,自古为燕赵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原有封龙书院、中谿书院、西谿书院,其中尤以封龙书院最为著名。书院的存在使得封龙山成为河北古代教育的发祥地。”该县对封龙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崔竹元介绍说。 封龙书院位于封龙山之阳,古代时与北坡中谿书院、峰西西谿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并称江北四大书院。与江南江北其它书院不同,封龙书院除了在人文领域的建树外,更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数学方面。封龙书院最著名的山长之一元代数学家李冶的传世数学名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除李冶外,汉代李躬、唐代郭元振、宋代李昉、张著等历史名家,都曾在封龙书院游学或讲学授业,著书立说,学人遍及全国。 历史资料记载,封龙书院为历代名儒硕士集源之地。早在汉代,李躬就被汉明帝刘庄拜为常山三老之一,他首次在封龙山下教徒授课,是封龙书院的先身,为唐宋时期封龙书院开儒家教育之先河。唐代初年人郭震,曾在封龙书院学习,传说他曾在山中得一宝剑,将巨石劈开,至今,东边中溪修真观还存有那块试剑石。书院山门北侧楹联“李躬灯火,烛照陶唐文化;郭震剑光,气昂燕赵悲歌。”就概括了两位历史名家与封龙书院的渊源。北宋年间,名相李昉年幼时就在封龙山就学,中年投巨资重修了书院内部教学设施,并正式命名为封龙书院。书画家张择端的好朋友、《清明上河图》的首跋者张著也曾担任过封龙书院山长,他也曾经为保全和修葺书院做出了贡献。 “封龙书院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应该是编著数学巨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的李冶了,而且在李冶生活的元代,封龙书院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崔竹元在自己编著的《神圣封龙山》一书中这样介绍说。李冶,字仁卿,号敬斋,祖籍栾城。幼年的李冶一直在元氏县庙学读书,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才华横溢,在阳翟时与元好问结为好友。几经战乱,老年时的李冶买田封龙山下,重修封龙书院进行数学研究,完成了在世界数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两部论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他对圆周率和高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方300多年,使封龙书院成为世界尖端数学的发祥地。 著名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是元好问的义子,随元好问到封龙书院拜李冶为师,整个青年时代就读于封龙书院。白朴不爱功名,热衷于元曲创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就是在封龙书院上学时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创作的。白朴中年将这些剧本带到江南发扬光大。在南方巡演的过程中,将剧名改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奇缘成为誉满中外的千古绝唱。书院墙壁上的“白朴与《梁祝》连环画脚本”详细的讲述了这段历史。 如今的封龙书院建在封龙山昂首挺立的龙首峰下,潺潺的清泉从石缝中流出,形成了蒙泉和墨水池。屋檐殿角掩映于苍松错落之间,南北朝时流传下来的读书洞滴下点点水帘。封龙书院的重修为元氏这个千年古县和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增添了新的光彩。谈到下步发展负责复建工程的该县文广新局局长高冠社说:“下一步我们将与一些高校联姻举办数学方面的知识研讨,成立李冶研究会和天元术基金会,在封龙书院的西边建立汉碑博物馆等等,把书院文化发扬广大。”
|
关键词:图说文化石家庄,元氏,封龙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