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走基层: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的“公益”情怀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1 23:2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沧州8月1日电(董传辉 张海健)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是全县第一个国家级文明村。多年来,当地盛行一个词——“公益事业”。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到助困、助教,无论大事小情,几乎全村人都主动参与,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有580余户、近2600人,离县城较远,但村庄的整洁程度丝毫不亚于城中村甚至市区。村里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是整齐的绿化带,颇有“城市范儿”。驱车行驶在马路上,见不到路旁有些许垃圾,各家各户门前没有一个柴禾垛,处处明亮整洁。

  “以前,俺们这也是一团乱,仅占道私搭小房的就有50多处,更别提柴禾垛了。村里道路本来挺宽,被这些一占,有的地方连小推车都过不去。”村党支部副书记韩尚良说,那时候,村民只顾自家利益,全然不顾村里脏乱差。

  2003年,村领导班子下定决心要整治村容村貌,村庄风气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大鹁鸽留村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民主,每个方案都通知到各家各户,无论是谁的建议,“两委”班子都会讨论商议。村民自己主了自己的事,而且都是为了自己好,全村村民都来了积极性。韩尚良说:“没出两年,村里的柴禾垛和粪堆都没了,村民见面谈的都是村里哪里该整治。”

  而且,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问题在这个村一点都没犯难。

  “挪了门口的柴禾垛,扒了占道的小房,接下来就是修路了,一提到这个议程,村民和村里的企业都主动把钱拿到了村委会。”韩尚良说,从村里修第一条路开始,就是村民和企业捐钱。

  韩尚良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起了村里的道路:“这是泽明路,那是志强路,都是以企业的名字命名的。”原来,在大鹁鸽留村修建每条路的时候,都有一个企业主动担起责任,铺路、安装路灯、铺设地下排水管道,大部分资金都由这个企业出,甚至承担起了路灯照明费用。于是,村里就用命名的方式表达对这些企业的感谢和敬意。

  “这些年,村民们除了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出钱出力,在助困、助教、助医等多方面也积极捐款,捐资总额近160万元。”韩尚良说着,把记者带进了村委会办公楼,一个个展牌上,印着从2003年以来每年的捐款明细,摆满了整个大厅。

  大鹁鸽留村的村民已经把做“公益”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一行一动都体现着无私奉献。

  生活环境的变化,让当地村民更加重视卫生。记者走访期间,恰逢路上有位老者在打扫街道。“这片地方,我扫了整整10年了。”扫街的老者叫韩之艳,今年65岁,经他介绍,记者才知道,原来这个村还有支志愿清扫队,把村子划分为4片,免费清洁街道卫生,韩之艳就是负责东北片的队长。“村里要整洁,就靠大家帮忙,天天上街扫扫地,修修绿化带,也不费多大功夫。”韩之艳说,年轻人要去打工挣钱,近30人的志愿队基本上都是40岁到60岁的村民组成,把扫街当成锻炼身体,比慢跑、散步还舒心。

  韩尚良说,村里像韩之艳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好人好事比比是。2011年,村民韩世明患胃癌,家庭困难,不到两天,村民们就捐款6万余元;村里修路期间,开加油站的韩之忠义务给压路机加油,没收一分钱……

  只要村里或他人需要帮忙,村民立即就会出钱出力,没有丝毫怨言。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带起了整个村庄的公益氛围。这份奉献精神,也推动了当地农村改造的步伐,村里有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还拆迁了一片老房建起了新民居,这些都是按全体村民把关的方案建设的。目前,村里公园建设的规划即将出台,整个大鹁鸽留村的生活环境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青县,大鹁鸽留村,公益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董传辉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