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网评]基层是领导干部的第二个办公室
在现实社会,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体察民情,不要老是呆在机关大楼里听汇报看文件。最近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其一,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一身休闲打扮,来到同仁医院“看病”。结果,他发现了“挂号时间长、分次缴费”等问题,马上令医院整改。其二,苏州市交通局局长亲身体验“蒸笼车”(即没有空调的108路公交车),结果,满头大汗,马上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我们看,这两个局长微服私访,都是深入基层、都是体察民情,而且都找到了问题,下令或承诺作出整改。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想办法,让自己回归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直接、感性地了解百姓的疾苦,对现实问题才能有全面的把握,制定出的政策措施才更有针对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应该是在基层中发现问题,在基层中解决问题,然后在群众中找到决策的依据和智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层就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办公室”。我们要把基层当成领导干部的第二个办公室。深入基层,要住进寻常百姓家,不带专车、不带记者、不带基层陪同人员,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地住下来、扎下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有助于了解最真实的社情,真正做到“知民情”;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有助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解民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有助于增进党群感情,真正做到“心连心”。深入基层,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才能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深入基层,要坚持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不事先踩点、不层层陪同、不搞特殊接待、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轻车简从,强调实效,杜绝作秀。也不是把基层当成领导干部在办公室之外额外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真正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第一线,才知道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掉。领导干部入基层,贵在坚持、贵在深入,偶尔一次深入,难免会被人怀疑为作秀,但是这样的“秀”,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就成为货真价实的“群众路线”。官员入基层不仅要探访民情,更要能挖出隐情,这样的入才能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才能推动改革深入进行,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其实深入基层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应该是常态性的工作。 很多好的管用的做法、政策,都是来自于群众。我们自身要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智慧的源泉,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还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者和历史的主体,这些干事情的人,他怎么能不明白需要什么,所以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领导干部真正下基层的时候,一定记住要坚持不懈的走群众路线,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刘海鹏/文 贺宏伟/整理) |
关键词:群众路线,网评,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