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评]不要让“一票否决制”催生官僚主义
一些地区滥用“一票否决制”,导致下级不惜造假穷于应付、依上级行政不依法行政等。知情学者透露,“一票否决”的地方乱象,引起高层关注。如何科学设置和规范“一票否决”?中央组织部等已着手调研。(11月4日《新京报》) 当前,“一票否决”制度似乎在政府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广泛引用,信访一票否决、环保一票否决、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党风廉政一票否决等,许多部门似乎在追热点,赶潮流,在考核方式中如果没有“一票否决制”,似乎不能显出领导者的决心和权威。 “一票否决制”运用得当,就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的外在动力。在“一票否决制”的强大压力下,有利于激发干部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聚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以确保“一票否决”工作项目的完成,并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一票否决制”对提高否决项目的工作效率具有“外动力”的作用。 但有时候使用过度,就会弄巧成拙。“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实际上是为被考核者设立了一条红色警戒线,只要不触碰这条红线,做任何事情都没事,一旦触碰就得遭殃。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产生矛盾,触碰红线,基层政府更多的会放弃改革和探索的机会,而是一味的严格按照条款,按照上级的一步步指示办事,以“本本思想”作为执政的行为指南,更有甚者或许会采取无所作为的方式,这样做虽然最终不会被一票否决,但是,就考核制度实际应该产生的激励效果也因此而微乎其微了。 显然,过分的照部就搬,极易造成本本思想,致使工作缺乏活力,官员也就疲于应付上级交代的工作,更谈不上什么工作创新了;同时,还会催生官员官僚主义,在岗位中尽耍官老爷“威风”,自己说了算,“一言堂”占尽上风。 长此以来,喜欢专搞一言堂的官员,工作中必定会独断专行,两耳不闻民心意,一心只想任我行。将自己的心声作为群众的心声,甚者成为腐败的温床,滋生腐败之风。最终导致“一票否决制”偏离了制度本身原有的考核意义,还影响了干部清廉务实、问民于政的作风建设。 “一票否决制”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使用制度的人,是否能够克己奉公,掌握好分寸、拿捏好尺度,灵活自如运用才是真正的王道。【刘晓阳/文 贺宏伟/整理】 |
关键词:网评,官僚主义,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