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青年农民画家王丙库开创“意笔年画”
长城网衡水2月24日电(刘金英 王永宏 扈炜)今日获悉,在武强县周窝镇菊里村,青年农民画家王丙库以“意笔年画”红杏出墙,成为年画之乡的年画新秀。马年伊始,人民日报海外版以“意笔年画创始人”的称谓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美术领域进行大胆的探索 王丙库,1973年出生在年画之乡菊里村。自幼受家乡年画艺术的熏陶,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1989年,他考入武强县职业高中学习绘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1年,他拜衡水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学明先生为师,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深得绘画技法精髓。1997年开始在家里专门从事绘画艺术创作,先创“大舍居”,后更名“诚明轩”,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反复实践,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胆识,对武强年画社进行“有中出新”的探索。他认为,武强年画有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风格,但缺少写意画“鲜活”、“生动”的感觉,于是他在绘画写生和创作实践中,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国内外各种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笔墨和神韵的基础上,又融入武强年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两者巧妙结合,向社会推出了传统年画与传统写意画完美结合的一个全新画种——风格独特的意笔年画。 增强雅俗共赏的雅趣 这种意笔年画,别具匠心,让人有种耳目一新感觉。诗、书、画、印相融,构图严谨、雄健苍劲、雅俗共赏,在浓郁的乡土气息外又增添了几分文人画的雅趣。他所临摹的《八十七神仙卷》、《朝元图》、《历代帝王图》、《礼佛图》、《维摩演教图》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其中《八十七神仙卷》得到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的好评,并欣然题写卷首;其恩师王学明先生题跋并赋诗一首:“清音玉杖列朝元,得见神仙一面难。静悟玄机何用色,白描圣手写衣冠。”大师的鞭策和鼓励,给了王丙库更加刻苦学习、钻研绘画艺术的动力和勇气。 挥毫泼墨,勇于探索,王丙库近年来先后创作了许多高水平的意笔年画作品。王丙库的意笔年画,借鉴武强年画题材广泛的艺术特点,在创作内容上涉猎山水、花鸟、人物,尤其擅画钟馗与狮子。所画钟馗形象威猛、神韵兼备;狮子独创“地包天,福无边”的口型,构思新颖,憨态可掬。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冰峰评论说:“夸张的大写意人物造型,使得人物情态极为鲜明,传神之功,似有书法中力透纸背之效果。粗犷的人物线条,大气的墨彩挥洒,豪放坚琢的书法造型,都极为有助于烘托人物神态。做到了表现手法表现内容的高度统一。王丙库的作品使得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大气,豪迈,个性鲜明,独领风骚。钟馗题材,恣肆而不失去传统,年画题材而富有文人墨趣,特点极为鲜明,国内钟馗题材国画第一家,很有收藏价值。”2013年,他以意笔年画形式创作的24米长卷《图说弟子规》,在艺术上更是有了新的突破。被止虚书法创始人黄海德题名,并得到著名画家和美术评论家的一致好评,称赞他是以意笔年画开创了武强年画的先河。 让意笔年画走向社会 “书画当随心,心若如有情。有情皆众生,众生即菩提。”这是王丙库的心声。他觉得身为画乡人,应该倾情于对家乡文化的奉献。2008年以来,他先后将自己潜心创作的《盛世中国喜迎奥运》、《力量》、《事事如意》、《盛世政通人和》等10作品捐赠给武强年画博物馆,使意笔年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填补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的馆藏空白。 王丙库作为年画之乡的艺术新秀,还一直坚持以奉献精神回报社会,近几年来多次投身于书画慈善事业。2008年,通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为汶川等地震灾区,捐赠了义卖作品《蹴鞠图》。2012年1月14日,他一次就向“正蒙学堂”捐赠出了20幅意笔年画进行义卖。在武强县繁荣农村文化中,王丙库还以意笔年画形式,以厚德、善行的理念,为周窝金音周窝音乐小镇彩画了10多平米的大型宣传画《畅游周窝——体验之旅、音乐之旅、美食之旅》,还为西岔河、徐庄、崔魏园等农村,彩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仁义礼智信”人物,以“文化一条街”给新农村增添了新的文化气息。 武强县青年农民画家王丙库。刘金英 摄
|
关键词:武强县,青年,农民,王丙库,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