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维权意识调查:六成人嫌麻烦主动放弃维权
长城网3月11日讯(张天虎)3月11日,记者通过网络及随机调查采访了近200名消费者,了解他们在消费维权过程中的心态及遭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约60%的消费者最终都因为维权金额少、怕麻烦等原因,选择忍气吞声,从而主动放弃维权。 从河南来石家庄打工的李静雅说了一件让她有些懊恼的事。去年10月,她在小西门附近一商店买了一双200元的皮靴,结果没穿上一天,鞋跟就脱落了。她回头找到商家,商家硬说是她自己使用不当造成的,不给退货。 生性倔强的李静雅起初还想让商家给个说法,后来在身边亲友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放弃,自认倒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消费纠纷发生时,与李静雅有着类似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在石家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消费者田静告诉记者,她曾经在石家庄市某超市买到过过期食品,到超市服务台要求退掉,其工作人员声称此事她不能做主。田静说,最初她本想走法律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但觉得耗不起时间和花费,最终放弃了赔偿要求。 有被调查采访者向记者表示,他们在消费时最先考虑的是商品的实用性,并在购买时留意商品的标签标识,基本上是理性购买商品,但是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称,目前他们对诸如服装、鞋帽等一些产品的真伪如何识别是一头雾水,基本找不到方向。 据河北省消协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涉及服装鞋帽类的投诉2938件,占投诉总量的21.23%,服装类投诉主要是服装短期内面料起球、褪色、脱线等,鞋类投诉主要表现在皮鞋短时间内开胶、开线等质量问题。 河北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小商店、小门脸和个体经营者短期经营理念突出,商家采取虚假的清仓价、换季价、拆迁价、甩卖价、最低价等欺骗性价格误导消费者,出现投诉后多是推诿扯皮,不能及时为消费者处理;一些消费者在购买服装和鞋类商品时不主动索要收费凭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维权。 吉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姚金环可谓是“业内人士”,不过当自己面临消费纠纷时,也往往心余力绌。她强烈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净化消费市场,对商品和服务多做一些事前监督,少一些事后监管,真正做到天天都是“3•15”。 采访中,一些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尽量缩短消费维权方面的流程,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
关键词:消协,维权,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