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发现民国时期墓碑 记录村庄历史变迁[图]
阜城县发现民国时期墓碑。采访单位供图
工作人员对墓碑进行相关鉴定。采访单位供图
工作人员认真识别碑文。采访单位供图 长城网衡水5月15日电(苗凤强 王成芳 记者 赵晓慧)据阜城县委宣传部消息,该县阜城镇连村发现一块民国时期墓碑,详细记录了村庄的由来及变迁。墓碑安放于村内南北主干道一侧,较平常墓碑要大,由于年代稍远,碑文字迹略显模糊。 据县文保所工作人员甄别,墓碑为青石制作,雕刻于民国十七年,刻工精良,图案清晰,字体工整。碑体长180公分,宽60公分,厚23公分,图案全部采用浮雕雕刻,边框则配之以如意祥云。正面碑首是二龙戏珠图案,云纹雕刻,中间刻有“永垂不朽”四个大字,正文为正楷体,碑文为“连氏祖莹”,落款为“民国十七年,贰月中旬毂旦,合族恭立”。 碑阴的碑首是二龙戏珠图案,云纹浮雕,碑文正文为楷体,约250个字,记载了连村的历史演变。碑文为民国时期史奉谔撰文,时任阜城县教育局局长常如胜书丹。碑载:“阜城连氏于前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迁于阜城县城西,繁衍甚众,均以耕读传家,颂德宿儒,明季崇祯十四年,人口愈繁,支派渐疏,始于常村村西,连村村东,各立为莹”。 碑文同时记载连氏祖莹有枣树一株,“大十围,高数丈,树因坟而愈茂,坟因树而彌彰”。连村88岁老人连宝峨告诉记者,村子老人早有传说“先有酸枣,后有连村”,今日见此碑文,证明确实如此。 据悉,墓碑记载了连村的历史由来,反映了封建时期家族制的人文生活,对研究该地村庄历史变迁有一定价值。
|
关键词:阜城镇,连村,墓碑,民国 |
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