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舍得智慧”孕育河北经济大未来

来源:长城网 作者: 张立 2014-06-20 18:23: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石家庄集中拆除一批水泥企业。资料照片

河北三河市汉王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电子产品。陈腾飞 摄

  作为全国钢铁、玻璃生产大省和重要的水泥、煤炭生产基地,河北既面临发展的艰巨任务,又面临着调整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巨大压力。对此,河北发展的指导思想产生了怎样的转变?又如何迈过“转型发展”这道坎?记者专访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6月16日人民网)

  一面是要发展经济的强烈需求,另一面空气污染严重的残酷事实;一方面是河北经济三产比例失调,另一面是京津产业转移的大势所趋。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定位如何,书写怎样的发展奇迹,省长张庆伟专访记录全面呈现了河北未来发展的路径和蓝图。

  在河北的发展道路中,必须客观看待这样一个事实。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河北连续数月有七座城市在列。最近公布的空气质量显示,河北空气污染城市数量有所减少,虽有季节因素影响,但也让河北在治理空气污染中的成效初步显现。而这一系列成效的取得,是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主动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的主动和智慧,是河北主动壮士断腕般治污降耗的决心和力度。正如省长张庆伟所言,要有所得,必先要有所舍。舍得之间,这种大智慧,也正成为河北经济转型的一种自我抉择。

  要实现科学发展,对于河北而言,必须要有“舍”的勇气和智慧。在发展中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必须要有自我改革的压力,把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钢铁、玻璃等产业产能压下来。去年以来,国务院再次要求河北在水泥、钢铁、玻璃等方面压减产能,降低污染,河北的任务重,但必须完成。去年一年,河北全省关停整顿了8000多家各类企业,拆除3.5万座燃煤小锅炉,压减水泥产能2200多万吨。全省两次开展集中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周日行动”,削减钢铁产能1956万吨。成绩有目共睹,但也不能沾沾自喜,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河北持续性发展,为全省经济“腾笼换鸟”,“腾”出环境容量、土地和能耗指标,为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就是“舍”的智慧所必然具备的内涵。推进这些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降低生产能耗,降低污染浓度。这些压减,势必在影响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势必影响相关产业就业量。在不为GDP总量纠结的情况下,就业这个大问题,必须在舍的智慧中要充分加以考量,如何让下岗或失业人员再就业。这就需要“得”的智慧。

  要实现科学发展,对于河北而言,要有“得”的智慧。河北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要地区,既要有整体意识,还要有主体意识。要主动立足于全球全国产业发展趋势,河北虽然在“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也是河北有极大发展潜力,实现“得”的大舞台。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中,要积极对接京津转移产业,引进科技型、高端制造业等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在城乡一体化中,借力京津资本、建设与管理经验,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城聚产,以产业兴城市,提升城镇化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在区域结构治理中,采取错位发展,互补共赢的战略,抓住一体化大势的主动权;在改善需求结构中,通过抑制畸形需求、引导和支持消费需求,以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和保障改善民生为基础,提升消费需求内在动力。目前,经济结构治理正在呈现可喜变化。去年以来,河北新增科技型企业800多家,今年第一季度全省PM2.5同比下降8.6%,而全省公共财政收入不降反升,给人以极大的鼓舞。这些都是“舍”后得到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认识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使两市一省在利益上不分你我,形成利益的一体化。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对于河北而言,舍得之间,都是为了区域利益的一体化,而这尤其需要河北主政者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放开眼界,解放思想,善于平衡,寻找先机,主动作为,对照问题一条条梳理,推进产业转型和环境优化,用实干化解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为一时一地之利,而谋全局长远之益,真正带领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走出新的道路,实现河北更大的发展。(张立)

关键词:河北,转型发展,经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