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输血为造血 唐山乐亭创新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长城网唐山7月9日电(檀咏 张野 记者 张天虎)对于乐亭县姜各庄镇三村村民马公才来说,命运非常不公:先天性右腿残疾让他的少年时代缺少欢笑。初中毕业后,凭着超出常人的付出,他跑运输、开超市,生意越做越火。尽管家庭变故曾让他短暂沉沦,但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马公才又承揽起铝塑门窗业务。如今,马公才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儿子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据了解,在乐亭县像马公才这样的残疾人共有36100名,占全县总人口的7.22%。多年来,该县始终将残疾人事业摆在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保护残疾人的政策措施。然而,如何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使他们更有尊严的生活?该县残联理事长周锦儒说:“让残疾人充分就业,继而创业,完成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残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遵循这样的理念,乐亭县积极探索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残疾人专职岗位、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企业用工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5年来,全县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60人。乐亭镇二街村村民石惠香虽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但却因肢残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县残联就业服务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推荐她到夏日集团从事文员工作。几年来,凭借着扎实的业务能力,石惠香不仅每月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而且还成为了集团的业务骨干。 残疾人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该县在依照分散、按比例就业的原则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求做到全年审核,应收尽收。据统计,2013年全县实际征收企业残保金190万元,是2007年的近3倍。 为了让残疾人更广泛就业,该县积极开展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活动,4年来共投入资金26.5万元,扶持创业对象53人。在此基础上,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建立起种植、养殖业残疾人创业扶贫示范基地8个,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助,扶持带动3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脱贫。 为了更好地体现残疾人的社会价值。该县每年都要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的契机,举办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自立、奉献社会”义务展演活动,展示创业典型事迹,并安排有特长技能的残疾人现场义务为大家提供服务。 |
关键词:就业,转变,输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