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解惑:为何天气预报结果和市民感觉到的有差别

来源:长城网 作者: 孙泽恒 张琳 2014-11-27 04:44: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廊坊11月26日电(记者 孙泽恒 通讯员 张琳)天气预报和感受到天气状况、气温有所差别?在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疑问,11月24日,记者走进廊坊市气象台,让专家答疑解惑。

  采访中记者得知,虽然气象台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方法努力做到精准预报,但天气预报依旧会有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廊坊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立平告诉记者,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中,虽然数值预报水平不断提升,但它并不能完全模拟极其复杂的大气变化,因此做出来的预报也就必然会有偏差。像高温、寒潮这些空间范围大、时间尺度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但有些天气发生较为突然,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这种天气预报起来就比较难,准确率也相对较低,对于暴雨而言,目前全国预报准确率仅为20%左右。

  “其实,天气预报所测的是一个范围,很难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而下雨时有可能已经是深夜,市民正在睡梦中,没能看到下雨。有时候城市南部在下大雨,而北部阳光普照,那么在北部的人也没有看到下雨。这样都会让市民觉得天气预报不准确。”郭立平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相差很大。郭立平介绍说,例如天气预报报的是20℃,但是大家身体感觉的温度往往超出了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其实为了保证世界各地的气温观测标准一致,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四面通风百叶箱里的温度,而且在不同的风速、湿度条件下,体感温度也会有差别。

  另外,把大气运动通过数学方程式计算出来,计算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导致预报偏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呈现增多趋势,也增加了预报的难度。”

关键词:天气,预报,准确

责任编辑:刘振山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