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教授研发“释放负离子面料”用于防霾口罩
资料图。
长城网11月28日讯(记者 张岩)连续出现的坏天气,使人们闻“霾”色变,口罩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口罩,28日,记者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分为一次性口罩、PM2.5口罩、工业防护口罩(N95型)、等等。其中一种新型负离子口罩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据悉,这种新型的负离子口罩是由燕山大学李青山教授主持研发的。那么这种新型的负离子口罩是用何种材料制成?是怎么样防霾的?为搞清楚这些疑问,记者电话采访了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青山教授。 据李青山教授介绍,负离子口罩是国内首创以负离子主动净化空气与原生态保健远离抗击pm2.5防护口罩。是以天然矿物纳米材料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了多种非金属矿物质及植物材料,口罩具备永久释放羟基负离子800个/cm3以上,对主动吸附正离子有较强作用。 据介绍,现在多数的口罩都是通过增强密集程度及过滤的方法防霾,但是负离子口罩的核心是通过负离子转化技术使口罩释放1000个/cm3左右的森林负离子,弄主动捕捉并沉降空气中带正电的污染物,具有抗击PM2.5及以下微尘,经美国尼尔森NELSON实验室检测报告显示,抗菌防尘率高达99.9%。负离子过滤层能在周围形成电场,电离出空气负离子,并主动捕捉带正电的污染源,污染源与负离子中和后直接沉降地面,净化口鼻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层隔离层,从而达到防霾的效果。 据悉,该技术已投入到口罩的实际生产中。 链接: 李青山教授 中国负离子博物馆长李青山教授现任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功能高分子创新研究所长、中国微型高分子化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健康与长寿科学研究院院长。40年来一直从事高分子化学,光、电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制备和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了ABT合成与光化学反应、光自引发聚合反应机理和光物理过程等系列研究成果,并获得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联合建立的“分子动态及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到目前为止,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51项,公开专利201项,其中有关负离子材料的专利就有103项。 |
关键词:防霾,口罩,负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