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敬老模式 乐亭10万老人尽享“七彩夕阳”
长城网唐山12月4日电(裴建伟 檀咏 记者 张天虎)“乐亭的孝老模范层出不穷,我会继续关注这里,帮老人们晒幸福!”一个月内两次造访乐亭,先后拍摄完成“为了妻子的嘱托,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岳父母的好女婿苏胜田”、“丈夫去世后,为照料百岁婆婆招婿入门的好儿媳李翠兰”两个先进人物。整个过程,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记者沈海东始终被浓浓的孝老氛围包围着。 据了解,乐亭50万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0万人,所占比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如何让老人们颐养天年成为县委、县政府关注的热点。为此,该县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对群众进行孝德教育,另一方面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及设施建设,让老年人养老无忧。 戏彩娱亲、百里负米、弃官寻母……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配合故事说明,让“二十四孝”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毛庄镇公南村,以“孝德”文化为主的文化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该村村支部书记梁万臣说:“这些典故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村民们在观看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孝德教育,家庭氛围也更加和谐了。”据了解,目前全县476个行政村中绝大多数都建起了文化墙,其中以孝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达到半数以上。除了文化墙建设,道德讲堂也成为传播孝德文化的主阵地。“道德讲堂应该贴近实际,创新形式,将孝德文化作为重点内容,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居民乐于接受、愿意参加。”作为社区道德讲堂的主持人之一,原县电视台播音员刘淑兰在道德讲堂开设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事实也是如此。整合精神文明建设资源,该县将孝老模范选树、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挖掘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列入道德讲堂内容,用歌曲、乐亭大鼓、小品等文艺形式表现出来,让居民们在娱乐的同时争做孝老典范。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来道德讲堂聆听孝老故事,传唱孝德歌曲,形成了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 孝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乐亭在全县中小学中深入开展了以“给妈妈的一封信”、“我给妈妈洗脚”、“帮助妈妈做家务”等为主题的“情系母爱”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并延伸开展了莘莘学子回报母校、回报恩师、回报长辈及书写“感恩卡”、评选优秀感恩卡活动,以此唤醒青少年对父母长辈的尽孝美德。 教育营造氛围,实践带动孝行。顺时应势,乐亭从2009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使孝老爱亲模范不断涌现,他们也因此成了广受尊重的名人。乐亭镇韩坨村村民保琼花就是其中之一。20年前,保琼花从遥远的云南嫁过来,一直和聋哑婆婆生活在一起。20年来,这个外地媳妇对聋哑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娘俩个从未红过脸。在村里每年一届的“好婆婆、好媳妇”评选中,保琼花一直以高票当选,“孝行可嘉、德惠乡里”的大红奖状贴满了墙壁,被村民们称为“真情绽放的美丽琼花”。在她的带动下,韩坨村妇女人人争当好媳妇,成为远近闻名的村风家风和谐村。 “好婆婆、好媳妇”、“十大孝子”、“幸福家庭”、“美丽家庭”……有关孝老爱亲的评选活动层出不穷。每年重阳节,胡坨镇港东村70岁以上的老人都被请到了村民中心,成为全场瞩目的座上宾。“为老人集体过节”活动在这个小村庄已经连续开展了7个年头。2013年,过节时又增加了“十大孝子”评选环节,10名孝敬老人、品行俱佳的村民在乡亲们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接受人们的褒奖;老人们也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你争我抢晒幸福。不仅如此,县文明办、妇联等部门还积极创新孝老爱亲形式,把“好媳妇”的大红花送到娘家,给娘家妈脸上添彩;婆媳互夸,让婆婆更爱媳妇、媳妇更孝婆婆;在“美丽家庭”评选中,将孝老爱亲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为上榜家庭免费拍照留下温暖瞬间。 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乐亭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11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站建设,为农村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基本保障。目前,全县共建成互助幸福院485个,实现了“幸福工程”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通过税费优惠、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共有4所公办养老机构和3所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有效解决了城乡百姓养老的后顾之忧。 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补钙”,乐亭不遗余力。一方面在城乡文体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中开设适宜老年人需求的空间,让他们能找到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家园”。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派出指导员在老人中组织、发动、培养各类文体骨干,组建各类活动小组,开展健康讲座,把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真正管起来。得益于此,乐亭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已有百岁老人42人,所占人口比例远远超过我国和国际“长寿之乡”的标准。 |
关键词:乐亭,养老,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