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杨君“乞讨”凑钱只为圆病母回家梦
长城网沧州12月11日电(徐彩云)5年前,母亲得了一种罕见病,从小腿不听使唤,逐步发展到全身瘫痪、呼吸困难。杨君和妹妹带着母亲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路。为圆病母回家梦,债台高筑的姐妹二人不惜“乞讨”求助。然而,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最终还是撒手人寰,留给杨君和妹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不知何时才能还清的债款。 长城网沧州站本期“寻找身边好人”系列报道,将走近第八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杨君,感受她救母路上的酸甜苦辣。 六旬母亲得怪病 2010年,家住孟村镇北街村60岁的迟桂芹总感觉走路时左腿不得劲儿,在沧州看了几次中医也不顶用,女儿杨君、杨杰随后带着母亲在沧州一家医院做了手术。然而术后,母亲的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还更加厉害了,以致双腿都无法挪动。 医生建议她们去北京或上海的大医院检查治疗,姐妹俩这才意识到,母亲的病远比想象的要严重,随即带着母亲开始了艰难的求医之路。然而,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宣武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等多家医院间辗转了一年多,母亲最终被断定为慢性脱髓鞘病,为治病姐妹二人把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却也没能阻止病情恶化,母亲身上多处肌肉开始萎缩。 不久,听邻居们说,石家庄有家中医院能治这种病,还有人在那治好了,现在都能下地干活了,姐妹二人随即又兴奋起来,赶忙借了钱带着母亲跑到石家庄,然而在医院呆了一年,却效果甚微。 不久,迟桂芹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杨君和妹妹赶紧将母亲送到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 久病床前有孝女 自从母亲住院带上呼吸机后,杨君和妹妹就在病房外打起了地铺,专心伺候母亲。姐妹俩都有两个孩子,大一点的还好,放学了就在邻居家里吃两口。杨君的小女儿婧婧才三岁,本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家里却拿不出钱,只能在医院和妈妈作伴照顾姥姥。 每天清晨5点,姐妹俩就得给妈妈吸痰、喂饭、吃药、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为了防止母亲的肌肉继续萎缩,姐妹俩每天都要给母亲做几次全身按摩来增强肌肉活动。在姐妹俩的悉心照料下,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都没生过褥疮。为了省下钱来给母亲增强营养,杨君和妹妹常常是馒头就咸菜,同病房的大姐,看着姐妹俩这样都忍不住心疼:“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啊,这不两个活生生的大孝女啊!” 为救母走上“乞讨路” 在医院呆了一年多,病也不见好,母亲想回家了,天天都哭着和姐妹俩念叨。然而,离开呼吸机,母亲的生命就结束了,可一个呼吸机需要10多万元,看着病床上含泪的老人,负债累累的姐妹俩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为了圆母亲回家梦,姐妹俩决定,就是“乞讨”也要为母亲凑够呼吸机的钱。姐妹俩把小脑萎缩的父亲接到医院,让父亲照看母亲,她们俩则拿着各种证明走上街头,到各个单位、企业去求助。在这过程中,姐妹俩没少受到冷言冷语和奚落嘲讽,被赶出来后,俩人有时候会忍不住抱头痛哭,但很快又会相互鼓励,继续到下一家去“乞讨”。 不过,两人也收获了不少感动,有的企业一听说她们这情况,就组织募捐,还有的企业老板自己当即拿出钱来……孟村县民政局为她们送来两万元救助金,孟村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免费接收了婧婧,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还为她们减免了大半医药费。 好不容易“讨”够了钱,买了呼吸机,然而还没等到回家那一天,早已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母亲就闭上了眼睛。 为给母亲治病,姐妹俩前后奔波劳累了5年,共负债近40万元,可以说是“人财两空”。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辛酸,杨君却并不后悔,她说:“只要母亲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会坚持到底,因为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更不容易,这恩情当儿女的一辈子都还不清。” 在采访最后,杨君告诉记者,凝结了众人爱心买来的呼吸机放着也没用,希望通过报道,让它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杨君手机号:15127789032) |
关键词:沧州好人,杨君,救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