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花甲农妇杨秀明 写诗百首寄托晚年情怀
长城网廊坊12月26日电(记者 刘振山 孙泽恒)廊坊市固安县朱各庄村有位花甲之年的老人杨秀明,几年来坚持创作百首诗,欲出“诗集”。她另一个心愿是:想在自家院子里盖几间书屋,取名“大槐树书屋”,并且把自家的书无偿提供给村民阅读,使村民有地方读书、能读书。现在老人正为她的理想忙碌着。 杨秀明老人捧着心爱的“诗集”。杨秀明家属供图
农村大娘写“诗集” 初见杨秀明,老人一头焗黑的短发,一身粗布的棉衣,一双家做的布鞋,一脸慈祥的笑容,一幅挺直的腰板,一双粗糙而又温暖的大手,一口纯朴的固安土话,这是杨秀明老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村大娘,捧出一本厚厚的“诗集”。 记者看到,那是一个文件夹,除了几页发表过的诗作剪报,其余都是尚未发表的作品,用钢笔在方格稿纸上眷写的极为工整。记者随手翻开的是另一首《奥运争雄》:中国健儿拼奥运,勇猛善战智夺魁。气势如虹浑忘我,炽烈豪情壮国威。在《浪淘沙·雾霾》中写道:障雾罩宇寰,天际不见,条条高速暂闭关。出行车辆无奈眠,航班误延。旅客心焦烦,坐卧不安,翘首企盼日中天。银燕展翅腾空起,车如梭穿。《养蜂娘》中写道:村口养蜂娘,四季一般忙。二月兰花开,接连菜花黄。五月槐花盛,槐落枣花香。终年皆辛苦,甘甜世人尝。内容涉猎很广,大致分为叙事、风景、游记等几大类,已现诗集的雏形。 年近古稀学写诗 2012年,67岁的杨秀明已是儿孙满堂,突然她的人生像撒进了一把调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香甜。 那是偶然从书摊上买到的一本诗集,名为《碱地之禾》,作者也是廊坊人。这本诗集,成了杨秀明的“教科书”,她不只是读,还记笔记,模仿着写。其中一首诗中的两句:“老来莫道夕阳晚,渴望重登破浪舟”成了她的座右铭。 记者翻开这本书,看到很多地方都划了线或做了批注,杨秀明告诉记者:“看诗集上的介绍,得知作者是我们的同龄人,很多句子读了让人心里有所触动,能引起共鸣,我当时就想,人家怎么能写得这么好?”那时她捧着这本“教科书”,如醉如痴。在读诗写诗的同时,她还向几位志趣相投的同学推荐,不时聚在一起讨论交流,互相指正修改。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见一见这位作者,当面请教。 杨秀明在电脑上编辑“诗集”。杨秀明家属供图
文友聚会励壮志 2012年5月26日,几位老文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诗集作者赵文德、著名作家李铮,同赴固安,数位文友同堂,那场面大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境。杨秀明当场作诗《以文会友》:廊固缘来会院庭,似曾相识如弟兄。各有业绩令人敬,谈笔风声暖融融。身居盛世何其乐,体健心阔唱太平。今朝有酒今朝醉,来日相逢诗丛中。 这一次文友相聚,使杨秀明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舞,从此更热衷读书看报写文章,家务之余,陪伴她的是一幅老花镜,一支旧钢笔,一叠稿纸,一本新华字典。两年多时间,她写了一百多首古体诗词,十几首现代诗和小散文。老人甚至还学会了用电脑打字。 一篇篇,一页页。既有她的个人抒情,更有歌颂国家建设的大情怀;有浸透劳动之乐的,也有风花雪月的;有赞美风景之美的,也有感慨雾霾之痛的……她的作品篇篇都是真情之作。杨秀明告诉记者,她想把这两年写的所有作品编辑好,请老师指正后,再与同学一起出书。同时她想在自家院子里盖几间书屋,把自家的书无偿提供给村民阅读,让全村人都喜欢上读书。 |
关键词:固安,杨秀明,老人,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