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增减之中见民生情怀【长城时评】
2014年河北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全省的钱袋子怎么样?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大账本”里的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在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河北省财政厅提交了预算报告,为我们解读了2014年河北“大账本”。 财政资金怎么支出,体现一地的执政思想,展现一地执政轨迹。2014年,财政性资金在三公经费上坚持只减不增,而投给民生领域的资金却是只增不减。这增减之间,不仅仅是数据上的起伏变化,此消彼长,更多的则是,河北省对建构服务型政府的执著,对贯彻以民为本理念的坚定与执著。 财政性资金总量确定下来以后,用在三公等领域的资金多了,投给民生等领域的就会减少,此消彼长的道理谁都会懂,但真正贯彻下来,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而把资金投给谁,事关群众人心向背,事关发展效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与民生改善。正是有这样的认知,更多的财政性资金,在只增不减的决心下投给了民生需求。在只减不增的情况下,压缩着三公经费。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百姓的日子才有可能更好过。 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会推动政府要更有效率地、更节俭地开展工作。只减不增的经费支出,客观上推动了政府部门以高效率工作。这也将对于那些干或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干部们以警示,对奢靡之约进行再约束,再借助制度性的措施来约束和激励他们推动工作。这将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民生领域经费的只增不减,更值得期待,更要贯彻好。政府的转变在全省民生支出3678.9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3%。换句话说,全省一般公共支出的八成全部投向了民生领域。在教育卫生、空气污染治理、产业创新、退休人员待遇等诸多领域,投资只增不减,民生正在不断改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的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5元,减轻650万名农村学生家庭负担21亿元,免除95.8万名城市学生学杂费……数据的增长和百姓的切实感受,正在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变成一个个温暖的体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大账本”数据变化里的一年一度的庄重承诺,将会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激情,以强烈的责任感来推动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良好的生活环境,凝聚起群众谋求发展的决心,为推动富裕殷实的河北、全面小康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而努力。(张立) |
关键词:河北,财政,预算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