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微评】保障房频唱“空城计”,尴尬了谁?
近日,据南方网报道,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典型、青岛市重点民生项目,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而遇冷,全国最大保障房社区成了一座空城。 杨丽华:民生无小事,保障房应坚持“以民为本”。作为地方政府要敢于面对“空城”的尴尬,厘清问题根源,坚持问题导向,彻底摒弃“重量不重质”的观念。从制度上,严格落实监督和问责制度。在保障房选址、规划、建设、分配各个环节执行标准上,都要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严格约束问责制。只有做到顺从民心、民意,才不会造成建成后大量闲置。 雷若愚:这些保障房所面临尴尬,也告诫地方政府在决策保障房建设时一定要把“以人为本”理念放在首位。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建保障房?保障房建好后可以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建设之初有没有听取老百姓对保障房建设的愿望和诉求等。而不是闭门瞎指挥,乱规划,任性决策。确保建成的保障房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得到老百姓的赞誉。 侯文学:面对保障房大量空置,当务之急是尽快“消化”已建成的空置保障房,长远来看,则要明确政府责任,切实做到“以需定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规范保障房从立项到管理的全程执行标准,才能避免“空城”浪费现象的出现。还应把“消化”空置保障房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不能只考核保障房建成的数字,更要考核入住率,以实现保障房的实际价值。 |
关键词:青岛,保障房,空城计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