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微评】“红顶中介”机构为何屡禁不止
本月14日国务院党组会议,针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和整治“红顶中介”,再次发声强调。即便如此,记者近日多地调查发现,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机构只是悄然换“马甲”,改“面子”不改“里子”,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收费等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韦墨:民间谚语有云:“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道出了“红顶中介”诸多违规、违法乱象。它吞噬行政审批改革红利,破坏市场秩序,干扰公平竞争,更可怕的是,它极大地削弱了政府公信力。如何加快政府职能改革,简政放权,推进中介机构产权改革,切断裙带间的利益输送,从制度上彻底实现“官商脱钩”迫在眉睫。 唐伟:舍不得丢下“审批利益”,成为部分职能部门官员勾搭“红顶中介”,走向贪腐的原因。治理“红顶中介”的关键是要以建设法治型政府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放权、限权、分权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让所有中介组织平等竞争,还要加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防止政府职能部门的手伸得过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薛家明:为何中央一直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可企业感受不到“春风拂面”?部分简政放权成果被“红顶中介”吞噬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让“红顶中介”回归服务企业的本质,刻不容缓。而要根治“红顶中介”的越位,就要在法律层面规范中介与政府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导向的评估机制,迫切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踏石留印的决心,给“红顶中介”予以迎头痛击。 |
关键词:红顶中介,行政审批,改革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