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载守护长城,为文化强“筋”壮“骨”[长城时评]
60岁的张鹤珊是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城子峪村的农民。从1978年起,张鹤珊就开始守护着村子附近的明长城,至今已有37个年头。(4月13日《人民日报》) 古代,长城用来进行战事防御,如今这一功能已经消失,更多的人把长城当做旅游观光的去处。笔者认为,长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在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物质文化遗产让城市有了独特的韵味,也让传统的历史文化有了归宿。我们的时代需要像张鹤珊这样的行者,有担当,有恒心,孜孜不倦,情义盈盈。义务守护长城,是长城之幸,也是中华民族之幸。 37年弹指一挥间,因为护长城,张鹤珊经历了风风雨雨,迈过了坎坎坷坷。因为对长城的一砖一石都饱含感情,他跟很多人急过眼、红过脸,他在长城上走过的里程可以绕地球两圈多,胶鞋穿坏了二百双。平凡的坚持逐渐孕育出令人感动的伟大,可以说,长城的一砖一石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早已经有了老张的体温。 当然,37年不是定格,相信张鹤珊会继续行进在保护长城的道路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活到老,护到老”的内涵。随着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还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张鹤珊也成为了众多平凡护长城者中的一员,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长城“添砖加瓦”。 《人民日报》首版上,“张鹤珊垒砖”的图片清晰可见。正是像他一样的人不知疲倦地守护着、行进着、堆砌着,让长城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然能够傲然挺立。37年的坚持,也筑起人们心中的一道道长城。越来越多的华夏儿女正在成为义务“护城使者”,正在涵养“把长城当做自家的院墙”的情怀,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得以“筋”强“骨”壮,在传承和保护中昂首前行。(郭雪营) |
关键词:张鹤珊,守护长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