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血印•新貌]再次学大寨 旅游让南滚龙沟村富起来

来源:长城网 作者: 解哲琳 石柳月 张明皓 2015-07-10 00:34: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血印》大型专题报道之十四

南滚龙沟村新修的塘坝。长城网 解哲琳 摄
 
南滚龙沟村新修的塘坝。长城网 解哲琳 摄
 
南滚龙沟在种植的桃树。长城网 解哲琳 摄
 
南滚龙沟种植的桃树。长城网 解哲琳 摄

  长城网7月9日讯(记者 解哲琳 见习记者 石柳月 张明皓)“牛儿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王二小放牛郎》这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儿歌,它鼓舞和教育了几代人。这首歌主人公的原型叫阎富华,是平山县南滚龙沟人。

  “相传,在东汉时期王莽篡位,将刘秀赶到我们村的时候,刘秀不慎滚下了山沟,于是我们村就有了‘滚龙沟’这个名字。”石家庄平山县南滚龙沟李树明书记说道。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滚龙沟村人战天斗地、治山治水、肩挑手推,利用十年时间将一个“有雨满山流、无雨渴死牛”的穷山村,改造成了青山绿水、良田沃土,一度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为南滚龙沟题词发奖。

  在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里,南滚龙沟涌现了农业生产十大英雄,该村的“铁姑娘”如今67岁的史兵联大娘在山上植树造林45天不下山,“我们硬是把一座山挑成一片片梯田,就是为了多打粮食支持国家。”史兵联说。

  “我们村的村史馆以前是平山县的招待所,以前接待前来学习农业建设、艰苦奋斗的人员能有500多万人次。”李树明介绍说,滚龙沟成为典型后,吸引了日本、朝鲜、捷克斯洛伐克等40多个国家代表团来参观学习。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滚龙沟村也不例外。

  “说实话,我们这儿那时候其实吃不饱饭,因为当时是靠天吃饭,种地所收全交爱国粮了。当时我们主要吃玉米、红薯,每个人一年大概能有二、三十斤白面,平时吃不上白面。”李树明说。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虽然他们还是靠天吃饭,一年种一季玉米或者红薯,但是温饱没问题了,一亩地还能有500元的收入,可村里的经济发展依然比较缓慢。

  直到1999年8月,瑞典友人卡尔松30年后重访南滚龙沟,他建议当地发展旅游业。党员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再次开始了“学大寨”,到大寨考察学习旅游业的建设。

  就这样,在2000年南滚龙沟搞起了旅游业。一开始是村集体开发,由于开发成本高,欠了村民100多万元。为了使旅游业发展起来,南滚龙沟村在2008年将旅游项目工程委托给了开发商,继续开发。并议定村集体欠村民的100多万由开发商支付,等旅游景区开发完毕正式运营以后,每年分给村民5%的利润。

  虽然旅游资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是旅游业给村民们带来的好处已经显现。村里农户家的鸡蛋,由于是在山上散养的母鸡所产,不喂任何饲料,是村天然的环保绿色食品,能卖到9元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山上植被茂盛,生态环境特别好。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王二小旧居和墓碑、晋察冀日报社印刷厂旧址、七个烈士墓、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十大英雄碑……”李树明说,为了发展旅游业,村里曾经到北京怀柔学习农家院建设。现在南滚龙沟村有三家农家院,平均每年能接待一万人次,尤其是夏天数伏后,农家院的客房每个周末基本上都能住满。

  在2014年老区建设时,为了保证灌溉用水,南滚龙沟村新修建了两个塘坝,将雨水、河水收集到一起用于灌溉。两个塘坝一共可以容纳2万m³灌溉用水,基本可以改变靠天吃饭的形势。

  “去年我们村种了苹果树、核桃树各50亩,还种了桃树,5年后可以挂果,一年纯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提起可以让村民增收致富,李树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由于受到土地规模限制,南滚龙沟村正在考察柱状苹果树。这种苹果树只向上生长,最高可以长到3米,非常好管理,一亩地可以种1100棵,传统苹果树一亩地才能种80棵。

  “要种肯定得种适合在我们这里生长的,并且要好吃才行,那样才能有销路。如果这种苹果符合以上条件的话,那我们就有福了,不但好管理,产量也能上去了。”说起下一步村里的计划,李树明语气里透着自信与自豪。

关键词:血印,新貌,南滚龙沟村

责任编辑:王培炎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