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村名镇名城]建昌营:穿越3500多年的历久弥新
【编者按】对于一个拥有3500年历史的古镇来说,昨天的她有怎样美丽的传说,今天的她是怎样一幅俊俏的模样,聪明睿智、淳朴善良的建昌营人又会怎样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应该说,今天建昌营展现出来的不仅是富含文化底蕴的秀美画卷,更是一幅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豪情满怀的壮丽诗篇,值得细细品味,细细斟酌,细细思考……
建昌营冷口关城南门。资料图 建昌营清真古寺。资料图 长城网唐山7月15日讯(记者 贺宏伟 金宗明)在河北省迁安市东北部,有一个扼守冷口关,地理位置险要的古镇——建昌营,镇龄3500余岁,曾是通往塞北的咽喉,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长城内外的重要市场和主要商品集散地,素有商贸物资“拉不败”的美誉。 千年风化思绪乱,犹有残垣映沧桑,建昌营走过漫长的3500年,祖先留下的点点滴滴的痕迹是今天建昌营弥足珍贵的财富。现如今,行走于建昌营,犹如穿梭古与今,清真古寺、长城、摩崖石刻、封山寺遗址等无一不在讲述着这座古镇千百年来经历的一切。 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 据考证,建昌营旧称古安昌,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就聚集着原始人群,他们使用极为简陋的石制生产工具,依燕山而狩猎,傍沮水而捕鱼,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并逐渐发展成为与开平、榛子镇、倴城齐名的京东四大名镇,以商贸流通和民族特色的经营格局享誉全国。 “拉不败的建昌营”描述了建昌营历史上的商贸繁荣。商品集散、商贾云集,各地各族客商云集于此。汉、回、满等7个民族在这里长期聚居、和睦相处。关外的粮食、皮毛、牲畜等农副土特产品,关内的布匹、瓷器、五金百货等日用杂货,在这里大量的交换流通,四季应时,供销两旺。 伴随着物资交流的兴旺,当地典当、酿酒、皮革、医药及与之配套的旅店、货栈等工商业也有了快速发展。这里有固定门市和字号的店铺二百五十多家,有固定地点常年性的摊位二百多个,流动货郎一百多人。当时以建昌营鼓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大街和四关呈现一派处处有买卖,无处不兴旺的繁荣景象。 建昌营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仅造就了经济的繁荣,更注定了它必然与“战争”紧密相连,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蚩尤之战,到明代戚继光抵御外寇,再到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建昌营印证了一段段战火纷飞、可歌可泣的岁月,然而也正是数千年的战争造就了他人无法企及的光辉历史。 3500多年的历史为建昌营留下许多珍贵印记,也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建昌营的抬杆、仁义胡同、盒子烟火等享誉长城内外。封山寺、冷口关、错城、清真寺、冷口摩崖石刻等古迹星罗棋布。馓子、煎饼、马家包子、金老五肉饼等传统小吃别具特色。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修长城、抗倭寇,直奉交战、长城抗战、东北野战军入关等许多故事广为流传。 建昌营摩崖石刻。资料图 建昌营仁义胡同。资料图 穿越时空的历久弥新 古镇不老,历史不散。建昌营在浩瀚历史中曾经留下斑斓的足迹,如今更在努力镌刻属于自己的印记。 如今的建昌营,依靠得天独厚的长城资源,积极发展旅游项目,大龙庙旅游度假项目已经签约、动工;石门子、白道子、河流口等村项目正在积极谋划,拉开了建昌营镇沿绿道“顺藤结瓜”的生态旅游发展大格局。 “凭借长城山野绿道,形成以农村生活体验、长城观光、步行采摘、古镇游览为主的精品旅游观光线路,为建昌营镇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建昌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建昌营镇紧紧围绕“长城古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这一宏伟目标,深挖“长城资源、千年古镇、百年商脉”三大优势,先后落户省级四大园区项目9个,总投资6.7亿元,安排就业1600余人,全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放眼建昌营,三抚公路横贯东西,平青大公路纵贯南北,大秦铁路穿境而过,更有迁曹铁路成为迁安的重要出海通道。这里现在是河北省中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龙头,2014年被住建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悠久的建昌营历史同样也孕育了当地人聪明智慧的才智。今天,建昌营人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建昌营美好的未来,将建昌营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让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京东四大名镇闪耀更加夺目的光辉。 |
关键词:名村,名镇,名城,建昌营,迁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