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网>>长城原创>>

节日送礼歪风暗吹,“节日腐败”还需猛药医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5-09-29 22:23: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节日应该是全民的休闲日,快乐日,轻松日,文明日,洁净日,但是,腐败商品的泛滥让我们的节日美丽增加了诸多丑陋,让美丽的节日成了腐败丑陋的载体,这是对节日文化的亵渎,也是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互相融合的污染,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双节”送礼歪风屡禁难净:收礼谨慎 送礼无痕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纪检部门对节日送礼、公款消费等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严防不正之风反弹,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节日送礼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不仅市场上公然出现月饼搭配万元红酒、茅台的豪华配置礼盒,而且,购买、送礼、报账等各个环节更为隐秘。(据北京晨报)

  过节送礼借互联网“隐身”

  收的是高档白酒,用的是破旧瓶子;买的是奢侈品品牌,开的票是工作服装;送的是贵重礼品,说的却是“一串密码”;批的是几年前的项目,报恩“买单”却放在如今……中秋国庆“两节”临近,伴随着从中央纪委到各地方部门相关禁令的落地,奢华礼品减少、月饼价格亲民、干部作风良好,社会风气“清风拂来”。但与此同时,“节日病”悄然变种,在某些领域呈“点状”分布的“四风”问题依旧“暗流涌动”。

  反腐从未有过休止符。监察部门和专家表示,只有把严格的制度在平时百分之百执行到位,才能让两节前后的送礼歪风“零现身”。(据新华社)

  该如何杜绝“节日腐败”?

  “节日收礼是走向贪腐第一步”警示了啥

  常识告诉我们,“节日腐败”其实是“日常腐败”的延续。一个社会,一个组织,如果正常的交流和交往礼节为收送红包或厚礼所代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君不见,节日来临,一些别有用心的下属、老板等在送礼方面巧费心机,誓有不把官员拉下马不罢休的架势?有多少官员经不起一个又一个的红包围猎,最后一步步走上贪腐的深渊?

  “小贪”能累积成“大腐”。贪魔似“温水煮青蛙”,节日如一道又一道坎。战胜这一点点变烫的“温水”,跨过一道又一道的“廉关”,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的定力和修为。笔者真诚地奉劝那些有着“节日情结”的领导干部,以““节日收礼是我走向贪腐第一步”的忏悔前车之鉴,把好“廉关”,自觉地将节日那些居心叵测的红包、礼品拒之门外,筑牢廉洁防线。 (据中国江苏网)

  清廉为官从拒收礼品开始

  逢年过节,因为人情世俗,广大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免疫力往往也会降低。正所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在节假日之际,能不能继续做好洁身自好,自觉拒收礼物,减少应酬,谢绝高消费娱乐,抵制不健康活动,过一个勤俭廉洁的节日,是过廉洁自律关的一场考试。

  小礼不拒,习惯成自然,无意间很可能会变成巨贪。个别党员干部对于年节人情往往不以为然,认为互送土特产礼物、互送红包等“小礼”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不算收受贿赂,于是心安理得。小礼不拒,越收越顺理成章,最后发展到对所有的送礼行贿都来者不拒,从最初的几百元、几千元,到后来的几十万元甚至一套房子都敢“笑纳”。“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别有用心的人终究是要用这些所谓的“礼尚往来”换取官员手中的权力,而官员一旦陷入他们的“包围圈”,久而久之,就会被腐化,最终落入权钱交易的泥潭、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所以,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过节莫收礼,哪怕是些“小礼”。让节日回归本真,做一个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好官,过一个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中秋、国庆双节。(据荆楚网)

  预防节日腐败要常抓、长抓

  要想预防和根治节日腐败问题,节日“禁令”虽是重要手段,却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需要开拓思路。比如,通过设立便捷、通畅的举报平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惩治腐败的积极性。若举报属实,坚决查处相关责任人。比如,用制度化手段杜绝腐败。应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等制度,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公款消费制度,对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透明化,定期公布“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情况,强化显性程序。

  预防和根治节日腐败,要在抓常、抓长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经常抓,不能逢节才治“节日病”,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对于“八项规定、六个严禁”等“禁令”要经常讲,保持警钟“常”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长期抓,不给腐败分子“松一口气”的机会。(据经济日报)

  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狠刹节日“送礼”歪风

  “礼尚往来”是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但须注意的是,当“礼尚往来”牵涉到别有用心地对公共利益进行勾兑,假公济私地进行利益输送和交换,这种“礼尚往来”显然已经变了味,异化成对公权力的腐蚀和围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在我们这个社会有着相当深入的体现,难怪不少人称之为“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异化的后果,是明面上规章制度陷入失灵的境地,相反确是一系列潜在的规则盛行。比如一些公司企业“每逢佳节愁送礼”,为维护贸易关系要送礼,为做工程方便要送礼,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经济发展的生态显然亟待优化。

  节日“送礼”歪风当狠刹!表面上看,送礼是为了维持关系或者“打点关系”,出现利益“劫持”人情的现象也并不令人惊愕。对于那些“送礼”歪风,人民群众当然深恶痛绝。然而,无论礼品的内容如何花样翻新,送礼的方式如何“与时俱进”,送礼和收礼的幌子如何冠冕堂皇,对于那些通过送礼、收礼以勾兑权力、输送利益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其实,不论是送礼的方式之隐蔽,公款报销的手段之狡猾,只要对公权力的监督切实到位,一切妄图打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歪主意的行为,都只能遭遇闭门羹。对此,习近平主席的两句话是最好的回答:一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句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此,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因为我们都知道,反腐没有也不该有休止符,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据光明网)

关键词:双节,送礼,歪风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