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活着 优雅老去 河北暖心举措促老年人老有所养
导语:21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法定的"老人节"、"敬老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现如今,社会剧烈变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传统的养老、敬老方式也在变革。变革有成果,亦有阵痛,老人跟随子女漂在城市、农村养老断层、养老机构拒绝失能老人……都是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重阳节之际,让我们重提敬老养老的话题,关注这些需要关注的老年人,使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 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你的晚年?——中国五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 ·农村留守老人:与狗相伴,只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宜宾市李端镇新权村狮子山脚下,记者见到了85岁的李松权老人。还没进屋,一条大黄狗就扑出来,叫声打破了小村的寂静。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李老汉的儿女也不例外。自老伴6年前去世后,只留下这条狗与他做伴。除儿女回家看望时给点钱,老人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每月70元的老年补贴,每年107元的粮食补贴和35元的退耕还林补贴。“只希望孩子和孙子常回家看看。希望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一提起晚辈,老人顿时眼含泪光,他把自己的梦想和祝福全都给了下一代。 ·城市空巢老人:孤独这种痛,谁来抚慰 跟农村老人比,城市老人生活条件要好很多,但也难免遭遇“空巢”之痛——有的因为思念子女儿孙,整晚都守在电话机旁等着铃声响起;有的因为很少与人沟通,长期不到户外活动,食欲减退患上了厌食症;有的因为身边乏人照料,猝死家中多日后才被发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我国约有近三分之二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 ·失独老人:老无所依,还要忍受精神煎熬 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4万多居民里就有失独家庭25户。提起孩子,老伴刘翠仙的眼泪哗地涌了出来:“是个姑娘,1984年生的。2009年因为医疗事故,上了手术台就再没下来……”丧子之痛,何以抚慰?失独老人,是“中国式养老”所面对的另一个日渐庞大、急需关爱的特殊群体。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更要在风烛残年中备受煎熬。 ·失能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有尊严地活下去 在河北保定市金秋老年公寓“特护一组”,记者见到了80岁的刘庭华老人。他躺在床上,因严重脑血栓,右半身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今年5月,他被儿子刘欣送到了这里。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平均能为每千名老人提供床位27张,但供需结构并不平衡。有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一些困难家庭老人只能“忘床兴叹”。与此同时,比“未富先老”困局还难以突破的,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候鸟老人”:儿女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晚年 “为了照顾孙子,我去上海生活了10年,也不情愿,那又有什么法子呢。好像老是爹妈欠孩子的,这就是中国人吧。”72岁的李淑莲说。结束了“海漂”生活,回到熟悉的老家,见到久违的老友,李淑莲并没有开心多久,就又陷入独守“空巢”的寂寞中。如何养老?谁来养老?是回到远在上海的子女身边,还是住进养老院等待一年一度“千里来相会”?几年来,两地间往返多次,她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北上南下,甘当“候鸟”,反认他乡作故乡,何处才是“候鸟老人”的避风港? 河北面临人口老龄化现状 自1999年河北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15.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1%。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27.8万,占老龄人口的11.5%。据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250万以上,占人口总数的17%左右,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河北积极应对“银发浪潮”以及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通过不断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大力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扎实推进老年人优待工作等措施,实现了老龄事业的新发展,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 河北出台暖心举措促老年人老有所养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福利制度 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014年12月,又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了《河北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对老年人医、食、住、用、行、娱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优待规定。据统计,2013年以来,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共计出台涉老政府规章或政策性文件14份,为发展老龄事业、维护老年人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 河北围绕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生活保障需求,不断完善保险、救助、奖励扶助等制度体系。一方面建立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74.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预计2015年底达到2281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394.4万人,参保率达98.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改革有关工作正有序推进,各级财政对个人缴费部分做了预留,河北省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出台。 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691.4万人,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80元;农村居民参保新农合5235万人,参合率达到98%,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90元;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0%以上,城乡老年人普遍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同时,全面建立老年人救助和福利制度,全省135.8万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8万农村“五保”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17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其中129个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惠及82.8万高龄老人。此外,河北还提高计生特困家庭扶助标准。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特别扶助金动态增长机制,目前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270元和340元。积极支持商业保险企业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730余万老年人参加了“助老健康御险”。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国首创农村互助幸福院河北遍地开花 不仅如此,面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河北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结推广了“多院合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经验,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 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2008年8月,河北省肥乡县在前屯村试点,将闲置的小学校舍改建后,免费供25位独居老人集中居住,建成全国第一家互助幸福院。这种“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抱团养老、就地享福”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一经推出,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传遍全国,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幸福院”。 “村集体办得起、群众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是农村互助幸福院的最大特点。运行几年来,互助幸福院收到了“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的良好效果,为全国趟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养老新路。据肥乡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2年7月,该县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0家(包括联建25家),实现全县265个行政村全覆盖,今后每年还将提升改造15家。 目前,河北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形成了公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齐头并进的局面。全省共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88个,社区覆盖率达70%;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183家,拥有床位21.1万张;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3.1万家,拥有床位23.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全省60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被列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其中4家被评为全国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居家养老呼叫网络建设,入网人数突破100万,为居家老人服务企业达到4万多家,有效解决了居家老人养老难题。 ·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积极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 河北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各设区市和定州、辛集市普遍落实了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的政策;各旅游场所对70岁以上老年人旅游门票实行全免,60岁以上老年人门票半价;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向老年人免费开放。 河北的教育部门还将敬老爱老教育融入教学课程,纳入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司法行政部门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列入普法内容,建立起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专线,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10万余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老年人申请保障性住房或农村危房改造,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全省各行各业积极开展“敬老月”为老志愿服务、“敬老文明号”创建、孝亲敬老先进评选活动,4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1人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164人被评为“孝亲敬老之星”,4个部门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 此外,河北积极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了“银龄行动”和“老有所为”先进典型评选,6名老专家、教授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楷模”称号。同时,扎实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城镇社区和农村建会率分别达到95.2%和82%;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1378所,在校学员达到19万人;广泛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建成基层老年文化活动设施3.3万个;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深入开展老年体育示范区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省级老年体育示范点432个,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已达到590余万。 ·河北面向北京谋建大型养老基地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积极与北京方面对接,打造北京域外养老基地。8月14日,涞水与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中国·涞水“祖冲之古镇”居家养老示范基地,打造与北京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瞄准北京健康休闲市场,三河市打造健康休闲养老基地,投资建设了燕达国际健康城、汇福国际健康中心等。今年廊坊经洽会上,涿州市与北京众美集团签订协议,建设众美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项目。一个嘉乐汇养生苑项目,将京冀联手合办养老基地的重大机遇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前的北京,需要养老服务的人群约有300万到400万人。北京今后还将在周边地区建设大型养老中心,供老人异地养老。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河北、北京两地老年人安居养老,同时也将助推我省环京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又到一年重阳节,让我们真正做到敬老、爱老;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我们可以体面活着,优雅老去...... (据新华网、人民网、河北日报综合) |
关键词:河北,暖心举措,老有所养 |